[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硼转换多级网格气体的中子探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29548.7 | 申请日: | 2018-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455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周健荣;孙志嘉;陈元柏;周晓娟;修青磊;腾海云;王艳凤;夏远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T3/00 | 分类号: | G01T3/00 |
代理公司: | 44220 广州市一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兴耿 |
地址: | 10004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形管道 铝片 中子探测器 探测效率 单元管 卡槽 网格 中子转换层 电荷分配 横向位置 三维探测 位置确定 预先设计 增加单元 中子探测 纵向位置 阳极丝 有效硼 转换 探测器 多层 铝框 阻性 探测 测量 替代 | ||
1.一种基于硼转换多级网格气体的中子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子探测器采用镀硼的铝片条构成多层方形管道,所述的铝片条采用磁控溅射的方法在铝基片上镀厚度为1-3μm的10B薄层,所述的铝片条上每隔一定的距离开设有卡槽,使得方形管道间的距离即是卡槽间的间距,将镀硼的铝片条上的卡槽插进预先设计好的铝框内,形成网格结构,铝框内插入镀硼铝片条的数目即为方形管道层数,所述的探测器通过增加单元方形管道的层数来增加有效硼中子转换层的厚度,每一个单元管道中心均设置有阻性阳极丝,通过电荷分配法获得沿丝方向的位置,单元管所在的位置确定横向位置,单元管所在的层位置给出纵向位置,从而可以精确测量中子具体在哪一个单元被探测,实现中子的三维探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硼转换多级网格气体的中子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形管道两端设计有端面,用来固定定位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硼转换多级网格气体的中子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性阳极丝通过夹丝与焊接的方法固定在定位子的铜管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硼转换多级网格气体的中子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子的铜管外面采用耐高压材料,通过定位子同时实现阻性阳极丝的固定和高压的引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硼转换多级网格气体的中子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性阳极丝选用直径为25μm的镍铬合金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硼转换多级网格气体的中子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子探测器背后设置有高压分配盒,高压分配盒中一路正高压输入,经两级滤波电路及保护电阻后,同时为每一路阳极丝提供高压,每一路信号由一个隔直电容直接从阳极丝两端引出,最后经前放以及后续电路通过电荷分配法测量中子击中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硼转换多级网格气体的中子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探测器实现三个彼此相互独立工作过程,中子转换、气体倍增和信号读出;
中子转换:向中子探测器采用一个大气压流气式供气,工作气体采用Ar和CO2混合气体,使探测器工作在正比区,入射中子与10B发生核反应,该核反应有两个反应道,其中93%分支比反应生成激发态7Li,瞬间退激产生1.47MeVα和0.84MeV 7Li两种粒子,另7%分支比反应直接到基态产生1.79MeVα和1.0MeV 7Li; 两种粒子的运动方向相反,与硼原子发生库仑相互作用,并逐步损失能量,使得7Li,α两种粒子能从转换体出射出来,入射中子穿过转换体实现转换;
气体倍增:当入射中子被10B俘获后,产生的7Li,α两种方向相反的粒子,其中α粒子直接损失在涂硼铝基材里,7Li粒子进入工作气体,产生大量原初电子-电离对,在单元管内电场的驱动下,电子向阳极丝漂移,并在阳极丝附近气体放大,增益约100倍;
信号读出:在阻性阳极丝上产生感应信号,每一路信号由一个隔 直电容直接从阻性阳极丝两端引出,经前放以及后续电路通过电荷分配法获得中子的击中方形管道位置与时间信息,测量中子击中的位置完成一个单元的信号读取,其中通过电荷分配法获得沿丝方向的位置,单元管所在的位置确定横向位置,单元管所在的层位置给出纵向位置,从而可以精确测量中子具体在哪一个单元被探测,实现中子的三维探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2954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