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管接头冷镦工艺及其冷镦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29057.2 | 申请日: | 2018-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552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管远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裴椒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5/00 | 分类号: | B21J5/00;B21J13/02;B21K1/16 |
代理公司: | 11508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洪敏;谢绪宁 |
地址: | 20161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型 油管接头 密封面 毛刺 冷镦工艺 冷镦模具 定位孔 油孔 加工 后续加工 基础过程 密封效果 次品率 大误差 导向面 过油孔 连接头 圆弧面 备料 凹口 棒料 磨具 去除 光滑 模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管接头加工技术,特别是一种油管接头冷镦工艺及其冷镦模具,包括如下步骤:S0、备料;S1、镦导向面;S2、镦定位孔;S3、第一油孔成型;S4、第二油孔成型;S5、连接头成型;S6、过油孔成型。通过模具将各个步骤进行完成,导向面的成型让整个棒料在后续加工中放料方便,并且在与磨具的基础过程中比较光滑,另外,先将其镦成圆弧面进行过渡,进而在后续的过程中,镦密封面时,不会产生毛刺,另外,定位孔的成型能够让其在进行多道工序时不会出现大误差,降低次品率。对密封面进行两次加工,其让其在第一次成型时产生的一些毛刺和凹口在第二次加工时进行去除,进而让密封面更加饱满和精确,提高其密封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管接头加工技术,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油管接头冷镦工艺及其冷镦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刹车系统一般是采用液压系统实现刹车,其存在一个主动油泵、安装在轮胎位置的活塞泵以及连接活塞泵以及主动油泵的油管,主动油泵直接可以通过踩踏完成其活动,并且将油液经过油管带动活塞泵进行活动,最后能够让活塞泵对轮胎进行锁死,完成刹车。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由于液压系统的可靠性,让汽车刹车比较灵敏,进而有效的降低了汽车由于刹车灵敏性而导致的事故。在上述的刹车系统中,油液的传输是整个刹车系统灵敏度保障的重要因素,而作为油管与油泵之间的连接头其密封性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如图1所示,为一种油管接头的结构图,其端面设置有倒角作为密封面93,通过该密封面93与油泵内的环进行抵接进行密封,现有技术中的密封面93采用机加工的方式进行加工,直接采用车削的方式车出端面,但是在车削的过程中,由于其为杆件旋转与刀具进行接触而将密封面93车出,在工件与刀具的接触的过程中,刀具会对工件产生挤压力,而工件受到力后会存在一定的偏移,该偏移量在旋转的过程中产生轻微的晃动,进而导致密封面93的同轴度受到影响,因此,在其抵触密封的过程中会存在不均匀的情况,容易漏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油管接头冷镦工艺,其采用冷镦的工艺直接进行镦出密封面,其同轴度能够达到要求,进而提高了密封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油管接头冷镦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0、备料,采用长杆经过切割形成棒料作为原料;
S1、镦导向面,在棒料两端镦圆弧面,并且将棒料镦成直径大小不同的两段,且其过渡位置采用圆弧面过渡,形成第一胚件;
S2、镦定位孔,在棒料两端镦出与其同轴的定位孔,形成第二胚件;
S3、第一油孔成型,将棒料一端拉长,并且其内部由定位孔向内延伸形成第一油孔,形成第三胚件;
S4、第二油孔成型,将棒料另一端拉长,并且其内部由定位孔向内延伸形成第二油孔,第一油孔的外端面形成密封面,且第一油孔的外缘形成插接端和连接端,且连接端与插接端形成过渡台阶,形成第四胚件;
S5、连接头成型,将棒料两端向中间挤压,形成连接头,并且将密封面进行再次挤压,形成第五胚件;
S6、过油孔成型,将连接头的中间位置打通,形成过油孔,让第一油孔与第二油孔导通,且对连接头外围切割成型,形成成品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导向面的成型让整个棒料在后续加工中放料方便,并且在与磨具的基础过程中比较光滑,另外,先将其镦成圆弧面进行过渡,进而在后续的过程中,镦密封面时,不会产生毛刺,另外,定位孔的成型能够让其在进行多道工序时不会出现大误差,降低次品率。对密封面进行两次加工,其让其在第一次成型时产生的一些毛刺和凹口在第二次加工时进行去除,进而让密封面更加饱满和精确,提高其密封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S5中,从第一油孔继续冲压成型用于安装过油芯棒的安装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裴椒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裴椒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290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素钢用锻造装置
- 下一篇:一种矿山凿岩用潜孔钻头冷挤齿成形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