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粮型青胫隐性白羽肉鸡新品系的选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29015.9 | 申请日: | 2018-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04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苗;赵振华;黎寿丰;黄华云;王钱保;黄正洋;梁忠;薛龙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扬州翔龙禽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6 | 分类号: | C12Q1/686;C12Q1/6888;A01K67/02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李楠 |
地址: | 22512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粮型青胫 隐性 肉鸡 品系 选育 方法 | ||
1.一种节粮型青胫隐性白羽肉鸡品系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邵伯鸡S3系作为父本,隐性白羽鸡作为母本进行杂交,生产出F1代;邵伯鸡S3系为黄羽、青矮胫,隐性白羽鸡为隐性白羽、正常黄胫;
(2)在F1代中选择白羽、青矮胫的母鸡作为母本,选择白羽、正常青胫的公鸡作为父本;
(3)利用AS-PCR方法测定留做公母鸡亲本F1代的羽色基因型,选留基因型为cc型的纯合隐性白羽、青矮胫母鸡和纯合隐性白羽、正常青胫的公鸡,淘汰基因型为CC或Cc的有色羽或白羽公母鸡;
(4)将F1代中鉴定出的纯合隐性白羽、青矮胫的母鸡和纯合隐性白羽、正常青胫的公鸡进行自交,产生F2代;
(5)利用普通PCR方法测定F2代中青胫公母鸡的矮小基因的基因型,选留纯合矮小基因dwdw基因型个体,淘汰DWDW/DWdw基因型个体,得到节粮型青胫隐性白羽肉鸡品系;
所述步骤(1)中隐性白羽鸡为TYR基因第4内含子插入7.7kb逆转录病毒后产生的隐性白羽鸡;
所述步骤(3)中利用AS-PCR测定F1代留种的青胫白羽鸡羽色基因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待测鸡基因组DNA为模板,以引物对P1和P2的混合引物扩增TYR基因和插入逆转录病毒基因,对扩增得到的片段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根据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鉴定鸡羽色基因型;
所述的引物对P1为:
上游引物,P1-F:5’-tagcactggaaatagtaaacccagt-3’;
下游引物,P1-R:5’-agatctgatgggcttgcttgaggta-3’;
所述引物对P2为:
上游引物, P2-F:5’-tagcactggaaatagtaaacccagt-3’;
下游引物,P2-R:5’-tgctgaaaggactgcttttggggct-3’;
所述的鉴定鸡隐性白羽基因型的方法为:CC基因型仅为284bp条带,表现有色羽;Cc基因型为284bp和771bp条带,表现为有色羽或白羽;cc基因型仅为771条带,表现为隐性白羽;
所述的鉴定的鸡矮小基因的方法为:DWDW基因型和DW/dw基因型均为483bp条带,表现为正常胫,dwdw基因型为没有任何条带,表现为矮小胫;
所述的AS-PCR反应体系为:10×PCR Buffer 2.5 μL,2 mmol/L dNTP 2.0 μL,5 U/μ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粮型青胫隐性白羽肉鸡品系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利用普通PCR方法测定F2代留种的青矮胫隐性白羽鸡矮小基因的基因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待测鸡基因组DNA为模板,以引物对P3的混合引物扩增dw基因,对扩增得到的片段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根据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鉴定鸡dw基因的基因型;
所述引物对P3为:
上游引物P3-F:5’-cagcttgggcttgtgtgctgaaacca-3’
下游引物P3-R:5’-tcataattaaactacatcatgtagt-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粮型青胫隐性白羽肉鸡品系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普通PCR反应体系为:10×PCR Buffer 2.5 μL, 2 mmol/L dNTP 2.0 μL,5 U/μL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节粮型青胫隐性白羽肉鸡品系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S-PCR或普通PCR扩增的反应条件相同,具体为:95℃预变性5min,95℃变性30s,退火30s,72℃延伸30s,35个循环,72℃延伸10分钟,4℃保存;P1/P2和P3的退火温度分别为65℃和59℃。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节粮型青胫隐性白羽肉鸡品系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S-PCR或普通PCR扩增的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浓度为1.5%,所述的琼脂糖凝胶电泳的电压为120V,电泳时间为3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扬州翔龙禽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扬州翔龙禽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2901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