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次性腹腔镜可调节手助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28480.0 | 申请日: | 2018-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48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玲;杜丰颖;王志晓;步华磊;陈君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丰颖 |
主分类号: | A61B90/00 | 分类号: | A61B90/00;A61B17/00;A61B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12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腹腔镜 调节 手助器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腹腔镜手术的可调节口径的手助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痛苦轻、治愈率高等优点的微创外科发展迅速,而腹腔镜技术作为微创外科的代表,现已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治疗中。手辅助腹腔镜技术,是在传统腹腔镜技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微创手术,不仅使外科医生在熟悉的三维空间下操作,而且与手术器械相比,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操作性:可牵拉脏器,协助暴露;可钝性分离;可通过血管搏动确定血管根部位置;可通过触摸寻找淋巴结协助淋巴结的清扫;可通过触摸定位,准确切除病变肠管(包括未突破浆膜层的小的肿瘤);可快速术中止血,避免盲目钳夹,减少术中中转开腹几率,提高手术安全性。
现阶段的手助器在使用时,术者手臂在腹腔内具有较大的操作局限性,且为了保持腹腔气密性,不可随意转动。除此之外,现有的腹腔镜手助器不能对其内外开口进行调节,因此不能根据术中所需操作范围、周围脏器情况、手术切口大小、术者手臂粗细及手掌大小等因素调节其内外口径大小,直接或间接降低手术的可操作性,导致手术结局不满意;而且长时间术者手臂活动受限的情况下,会出现手臂血液循环不良、麻木等不适情况,直接或间接影响手术效果,增大手术风险。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欲提供一种新型腹腔镜可调节手助器,可在保证手术中一定的密封性及气腹压力的情况下,方便术者手术时手臂的调整,避免术者手臂因长时间活动受限而发生血液循环不良、手臂麻木不适等现象,增加手术可操作性,提高手术结局满意度;也可辅助暴露目标脏器,对目标器官进行手术操作的同时,最大程度降低损害周围脏器的风险;还可以保护腹壁切口,减少手术器械、术者手臂等对切口周围组织的磨损,降低切口感染率,提高切口愈合速度及愈合结局。
本申请解决的技术方案是:设有弹性内外环,在其内外环设有内外环口径调节装置,内外环口径调节装置可分别与内外环相互配合,外环可从装置外部调节其口径大小,内环可以从装置内部和装置外部调节其口径大小。因此可以根据术中所需操作范围、周围脏器情况、手术切口大小、术者手臂粗细及手掌大小等因素对本一次性腹腔镜可调节手助器的内外环的口径进行有效调节,可提高手术的操作性,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且手套的口部外翻与外环下缘固定,具有较强的气密性,不仅可以满足腹腔镜气腹要求,维持一定的气腹压力,还可满足手术操作的无菌要求,降低感染发生率;且撑开装置可辅助暴露目标脏器,减少周围脏器对手术操作的干扰,降低手术操作对周围脏器的损伤,实现最大程度降低损害周围脏器风险的同时完成对目标器官的手术操作。除上述作用外,所述一次性腹腔镜可调节手助器还可以保护腹壁切口,减少操作过程中手术器械、术者手臂等对腹壁切口周围组织的磨损,降低切口感染率,提高切口愈合速度及愈合结局。
本申请为一次性腹腔镜可调节手助器,它主要由手臂筒、手臂束带、外环、外环口径调节装置、撑开装置、内环、内环口径调节装置以及固定在外弹力环下缘的手套组成。所述手臂筒固定于外环的外侧,手臂筒最上方设有手臂束带,可根据术者手臂粗细随意调节其长短,间接调节手臂筒口径大小,方便术者操作;内环固定于外环的内侧;位于内环与外环之间是筒状膜;内环与外环均为弹性环,分别设有内环口径调节装置、外环口径调节装置;内环口径调节装置可从装置内部与外部调节其口径大小,外环口径调节装置可从装置外部调节其口径大小;手套的口部外翻而连接于外环下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丰颖,未经杜丰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284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3,5‑庚二酮的制备工艺
- 下一篇:一种以焦化苯为原料生产环己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