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脱硫石膏制备建筑保温砂浆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28434.0 | 申请日: | 2018-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28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学东;梁燕飞;陈向荣;陈霏;裴珂敏;韦红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材料科学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C04B28/14 | 分类号: | C04B28/14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汇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14 | 代理人: | 邹超贤 |
地址: | 530022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建筑保温砂浆 脱硫石膏 结晶体 煅烧脱硫石膏 化学反应 柠檬酸 磷酸三丁酯 膨胀珍珠岩 重量百分比 保温砂浆 产品性能 混合干粉 混合效率 偏硅酸钠 施工应用 水化反应 协同效应 原料制备 煅烧明矾 保水剂 缓凝剂 减水剂 消泡剂 砂浆 粒径 细砂 激活 水泥 | ||
一种用脱硫石膏制备建筑保温砂浆,其特征在于:该板材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煅烧脱硫石膏10~70份,水泥2.0~5.0份,细砂10~50份,膨胀珍珠岩1~3份,偏硅酸钠0.5~3.0份,煅烧明矾0.5~5份,保水剂HPMC0.2~0.5份,减水剂0.2~1份,缓凝剂柠檬酸0.1~0.8份,消泡剂磷酸三丁酯0.02~0.2份。本发明的保温砂浆(1)激活效果好:经过不同助剂协同效应,使砂浆的水化反应有利于生成强度高的结晶体;(2)混合效率高,混合干粉的粒径小,比表面积高,颗粒的接触面大大增加,施工应用时化学反应充分;(3)工艺简单易控,产品性能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脱硫石膏制备建筑保温砂浆的方法。
背景技术
脱硫石膏又称排烟脱硫石膏、烟气脱硫石膏、硫石膏,简称FGD。是燃煤或油的工业企业在治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污染而得到的工业副产石膏。而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技术最成熟的二氧化硫脱除技术,这种工艺会产生大量副产物脱硫石膏。目前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要求含硫烟气排放必须安装脱硫装置,使得脱硫石膏排放量迅速增加。脱硫石膏在未得到再加工之前只是一种含水量较高的半成品,基本没有商业利用价值。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需占用大量的土地用以堆放。增加的脱硫成本得不到有效转化。
利用脱硫石膏生产砂浆具有以下技术优势: ⑴满足城市对砂浆的要求,消除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节约资源,不占用耕地;⑵具有良好的热工性能;⑶材料成本优于水泥砂浆;⑷方便施工,抹灰施工效率高等。
石膏砂浆的性能要依靠外加剂的使用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石膏砂浆外加剂主要解决的问题有保水增稠、缓凝、减水增强、降低吸湿性、提高耐水性。
现有的外加剂在施工保水性能、强度、耐水性和保温性方面的综合效果有所欠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用脱硫石膏制备建筑保温砂浆的方法,利用工业副产物脱硫灰,解决电厂除硫废渣对环境的污染问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脱硫石膏制备建筑保温砂浆,该板材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煅烧脱硫石膏10~70份,水泥2.0~5.0份,细砂10~50份,膨胀珍珠岩1~3份,偏硅酸钠0.5~3.0份,煅烧明矾0.5~5份,保水剂HPMC0.2~0.5份,减水剂0.2~1份,缓凝剂柠檬酸0.1~0.8份,消泡剂磷酸三丁酯0.02~0.2份。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如下附属技术方案:
优选地,该板材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煅烧脱硫石膏50~70份,水泥3.0~5.0份,细砂30~50份,膨胀珍珠岩1~2份,偏硅酸钠2~3.0份,煅烧明矾3~5份,保水剂HPMC0.3~0.5份,减水剂0.2~0.8份,缓凝剂柠檬酸0.1~0.6份,消泡剂磷酸三丁酯0.1~0.2份。
最优选的,该板材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煅烧脱硫石膏50份,水泥3份,细砂40份,膨胀珍珠岩2份,偏硅酸钠2份,煅烧明矾4份,保水剂HPMC0.4份,减水剂0.8份,缓凝剂柠檬酸0.6份,消泡剂磷酸三丁酯0.1份。
优选地,所述煅烧脱硫石膏为工业设备脱硫过程中产生的脱硫石膏,经过160~180℃煅烧加工。
上述一种用脱硫石膏制备建筑保温砂浆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配方秤取各种原材料,在搅拌机中加入水泥,膨胀珍珠岩,偏硅酸钠,煅烧明矾,保水剂HPMC,减水剂,缓凝剂柠檬酸,消泡剂磷酸三丁酯,再加入配方中的5~20%的煅烧脱硫石膏和5~20%的细砂,搅拌均匀进行预混合,搅拌时间为5~10min,搅拌速度为600~700rp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材料科学研究设计院,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材料科学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284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