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沉积试验水池及杂质试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27131.7 | 申请日: | 2018-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312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吴昊;赵剑刚;钱建华;向文元;毛成;林义成;齐宇博;刘二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郝传鑫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上步中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搅拌装置 试验水池 防沉积 死区 挡板 体内 杂质试验装置 杂质液体 池体 倾斜放置 杂质沉积 杂质试验 浸没 搅拌池 盛放 盛装 隔离 阻挡 试验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盛装含有杂质的液体的防沉积试验水池,防沉积试验水池包括搅拌装置及供盛放含杂质的液体的池体,搅拌装置内置于池体内,搅拌装置用于搅拌池体内的液体,池体具有液体不能被搅拌装置搅拌的搅拌死区,防沉积试验水池还包括挡板,挡板呈倾斜的放置于池体内并隔离搅拌死区,阻挡池体内的液体进入搅拌死区内,本发明利用倾斜放置于防沉积试验水池的搅拌死区中的挡板以避免在搅拌装置搅拌杂质液体时,杂质落入到搅拌死区之后由于搅拌装置无法搅拌到搅拌死区的位置使杂质沉积在搅拌死区内,导致杂质液体的浓度发生变化导致后续试验产生误差。另,本发明还公开一种杂质试验装置,适用于非浸没设备的杂质试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程实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沉积试验水池以及杂质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在核电站中,对设备的可靠性要求十分严格,在核电站出现事故的情况下,各设备能否继续正常的运行也是其可靠性的关键指标。在核电站发生事故(如冷却剂丧失或主蒸汽管道破裂)时,安全注入系统以及安全壳喷淋系统会从地坑中抽水,对反应堆堆芯和安全壳进行长期冷却,避免堆芯严重损伤和安全壳超压。但在事故发生以后,冷却剂会通过破口进入到核电站安全壳的地坑,而冷却剂中掺杂着大量的保温材料和其他材料的碎片。这就致使安全注入系统、安全壳喷淋系统以及其他一部分设备,在事故后需要在充满杂质的环境中运行或工作。因此,在这些设备投入使用之前,都需要经过杂质鉴定试验,确保其能够在充满杂质的环境中正常工作。专利号201010249147.6公开的一种杂质试验台不具有防搅拌死区设计,在搅拌装置搅拌的过程中,试验水箱中有一些位置搅拌装置无法搅动从而形成搅拌死区,在试验的过程中杂质将在水箱的搅拌死区沉积,并且随着时间的增加将逐渐沉积的越来越多,从而导致水箱内的液体的杂质浓度逐渐的衰减,而搅拌装置无法搅动影响试验杂质的浓度,同时该杂质试验台采用基于水池杂质浓度监测和控制设计,仅适用于浸没在水池内的待检设备试验,对于非浸没设备,无法消除因杂质在回路中的沉积和截留对试验浓度的影响。
因此,需要一种含有防搅拌死区设计的试验水池以及基于非浸没试验区管道杂质浓度监测控制设计、能够试验非浸没设备的杂质试验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用于杂质试验的防沉积试验水池,该防沉积试验水池有效的阻止了在搅拌的过程中液体中的杂质沉积在搅拌死区,保证杂质试验中试验杂质的浓度不发生改变,能长期的反复使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试验杂质的浓度不发生衰减的非浸没设备的杂质试验装置,该杂质试验装置试验准确性高且长期使用准确性不受影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盛装含有杂质的液体的防沉积试验水池,所述防沉积试验水池包括搅拌装置及供盛放含杂质的液体的池体,所述搅拌装置内置于所述池体内,所述搅拌装置搅拌用于搅拌所述池体内的液体,所述池体具有液体不能被所述搅拌装置搅拌的搅拌死区,所述防沉积试验水池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呈倾斜的放置于所述池体内并隔离所述搅拌死区阻挡所述池体内的液体进入所述搅拌死区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防沉积试验水池通过基于多相流的VOF液面追踪模拟确定搅拌状态下的搅拌死区位置,并利用倾斜放置在池体内的挡板,将池体内搅拌装置无法搅拌到的的搅拌死区进行隔离,使得池体内的介质在搅拌装置的搅拌下均能流动,使得池体内液体中杂质含量均匀,有效的防止了液体中的杂质沉积在池体内,使得在杂质试验过程中液体中的杂质浓度始终保持不变,确保了杂质试验的准确性。
具体地,所述池体呈长方体结构。
具体地,所述挡板呈三角形结构。
具体地,所述挡板呈倾斜的设置于所述池体的底部四角处,所述挡板的其中两个顶点与所述池体的底面接触,所述挡板的另一顶点与所述池体的侧面接触。
具体地,所述挡板与所述池体的侧面接触的顶点到所述池体的底面的垂直距离与所述池体内的液体的深度比值为8: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271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