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结构增强复合自保温砌块及施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26989.1 | 申请日: | 2018-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89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孙大程;孙文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万隆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1/41 | 分类号: | E04C1/41;E04C1/39;E04B2/68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牟晓丹 |
地址: | 26532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增强 复合 保温 砌块 施工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构增强复合自保温砌块及施工工艺,属于建筑材料及其施工工艺技术领域。包括呈波浪形或锯齿形的保温板,保温板的前后两面粘接固定有水泥基材料层,保温板与水泥基材料层共同构成砌块本体。本发明坚固耐用、防火性能好、通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构增强复合自保温砌块及施工工艺,属于建筑材料及其施工工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公认的复合(三片夹心式、框状填充式)式,具有防火性能好、隔热性能好、寿命长、无需二次保温、综合造价低等优点,但实际应用中发现尚有以下不足之处:
1、现有技术中,框状填充式自保温类砌块,因冷桥过多、砌筑难度大而面临淘汰,现以冷桥少、保温效果好的三片夹心式自保温类砌块为例,因需要补充水泥基材料不能满足隔热指标而中间夹入泡沫等保温材料,自然将砌块分成三片平板,再利用燕尾槽结构将三片“咬合”在一起,因此存在保温层两侧的水泥基材料被保温层隔开分层后,负责承重的水泥基材料(竖向)成为了薄片状,因此造成抗剪(倒)的水平荷载能力减弱、高厚比值严重失准等缺陷。随着国家对建筑节能越来越重视,要求建筑节能指标由原65%提升至75%,因此,原有的自保温式砌块保温性指标已不能满足要求,而砌块中间的保温层势必还要加厚,以上缺陷就更为严重,以至无法满足指标升级所需技术要求;
2、存在结构种类众多,通用性差、适用范围单一的不足。一款自保温砌块的结构和相关技术指标性能,能满足砌筑平房(砌体底面满铺构造)却不能满足混凝土框架结构外墙砌筑(砌体底面挑出梁外构造),而如今的现状是建平房的很少,建楼房需要可能适用的自保温砌块却很少;
3、除极少量的农村平房使用外,基本应用在框架结构的填充外墙上,而框架结构的粱柱外侧也需要做保温处理,而砌块墙体的外皮与做完保温的粱柱外侧应在一个平面上,因此就出现粱柱外侧保温有多厚,砌体的外侧就挑出多少,也就是说砌块保温层外侧40毫米以上厚度混凝土页片的重量,是由粱柱外侧保温层承载,因此致使建筑安全性指标严重不足,也是推行建筑自保温技术的最大障碍。随着国家要求建筑节能指标提升,保温层势必还要加厚,以上弊病就更为突出,甚至己出现自保温类砌块指标升级工作“搁浅”现象;
4、现有技术中自保温砌体的构造柱等节点处理,还存在一直沿用传统工法的不足,缺少适合与建筑自保温体系相匹配的施工工法,传统构造柱工艺均沿用预留内外通透马牙槎浇筑腔,使墙体呈完全断开状态,再通过混凝土浇筑体连为一体的作法,免不了会出现后浇筑产生收缩应力所造成墙面开裂、透水和构造柱部分外侧的保温处理困难等技术难题,以及缺乏精密砌块、清水墙体等新技术应用和拓展。
目前,亟待出现一种能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结构增强复合自保温砌块及施工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坚固耐用、防火性能好、通用性强的结构增强复合自保温砌块及施工工艺。
一种结构增强复合自保温砌块,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呈波浪形或锯齿形的保温板1,保温板1的前后两面粘接固定有水泥基材料层2,保温板1与水泥基材料层2共同构成砌块本体3;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保温板1为挤塑保温板;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水泥基材料层2为混凝土层、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层、陶粒增强泡沫混凝土层中的任意一种;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保温板1与水泥基材料层2的长度、高度相同,二者共同构成矩形砌块本体3,砌块本体3的高度为150-230mm、宽度为200-350mm、长度为200-800mm;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保温板1呈锯齿形,该锯齿形是由第一斜板1-1、第二斜板1-2顶部相交依次叠加构成,其中,相交部位的外表面设计为圆角形或者倒角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万隆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万隆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269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