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吸收氨氮混合气中氨气的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26175.8 | 申请日: | 2018-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7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孙涛;张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南京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4 | 分类号: | B01D53/14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庄沙丽;徐冬涛 |
地址: | 21004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收塔 氨氮 氨气 混合气进口 混合气 积液区 喷淋器 吸收罐 吸收 混合气出口 集液罐 填料层 氨水 混合气管道 净化气出口 脱盐水管道 氨气吸收 进气管道 排出管道 排液管道 循环管道 回收液 进液口 集液 连通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吸收氨氮混合气中氨气的系统和方法,用于吸收氨氮混合气中氨气的系统包括吸收罐、吸收塔和集液罐,吸收罐内装有氨气吸收液,吸收罐上设有与槽车氨氮混合气管道连接的氨氮混合气进口和与吸收塔连接的残余混合气出口,所述吸收罐底部设有氨水排出管道,吸收塔内自上而下设有喷淋器、填料层、积液区,喷淋器的进液口与界外脱盐水管道连接,吸收塔上设有通过进气管道与残余混合气出口连通的残余混合气进口,残余混合气进口位于填料层和积液区之间,吸收塔顶部位于喷淋器上方设有净化气出口,吸收塔的积液区上连接有通入到集液罐内的排液管道,所述集液罐上设有通入到吸收罐内的回收液循环管道。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用于吸收氨氮混合气中氨气的系统和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液氨槽车卸车尾气的处理系统和方法,属于环保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化工厂或原料药厂,经常用到液氨,液氨一般用槽车运输,在到达厂区往储罐卸车过程中,部分液氨泄压直接排放于大气中,不仅污染环境、危害人类健康,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在目前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的大背景下,环保、高效、经济的除氨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目前,根据槽车运输物料性质不同,现有槽车卸车尾气的处理方法一般包括低温冷凝、吸收、膜分离、尾气循环回流等技术。公告号为CN101899319A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石脑油卸车尾气冷凝回收方法及装置,将真空泵尾气与体积百分比60%~80%的乙二醇溶液在冷凝器中换热后回收,消除了安全、环保隐患,石脑油凝液得到回收利用。公告号为CN202915041U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安全环保的液氨槽车卸车装置,在现有液氨卸车装置上增加了一段循环管线,将液氨卸车尾气进行回收,从而减少了环境污染,提高了生产操作安全性。但是,该装置仅增加了一段循环管线,存在氨回收率偏低的问题。公告号为CN205914008U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含氨气体吸收系统,该系统首先采用装有碱液的净化器除去气体中含有的硫氰酸钠和水蒸气,之后采用降膜式氨吸收装置吸收氨气,通过盘管式冷凝器降低吸收液温度,可实现氨气的有效吸收。
现有技术的这些无机酸或有机酸吸收方法可以提高氨回收率,但普遍存在吸收剂再生困难、铵盐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其它常见方法如低温回收、膜分离方法等,存在步骤繁琐、分离材料消耗大、氨回收率偏低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吸收氨氮混合气中氨气的系统和方法,具有流程简单、氨吸收率高、清洁环保、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本发明用于吸收氨氮混合气中氨气的系统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吸收氨氮混合气中氨气的系统,其包括吸收罐、吸收塔和集液罐,吸收罐内装有氨气吸收液,吸收罐上设有与槽车氨氮混合气管道连接的氨氮混合气进口和与吸收塔连接的残余混合气出口,所述吸收罐底部设有氨水排出管道,吸收塔内自上而下设有喷淋器、填料层、积液区,喷淋器的进液口与界外脱盐水管道连接,吸收塔上设有通过进气管道与残余混合气出口连通的残余混合气进口,残余混合气进口位于填料层和积液区之间,吸收塔顶部位于喷淋器上方设有净化气出口,吸收塔的积液区上连接有通入到集液罐内的排液管道,所述集液罐上设有通入到吸收罐内的回收液循环管道。
所述吸收罐包括罐体和设置在罐体上方与罐体内部连通的填料腔,填料腔内设有填料,氨气吸收液位于罐体内,所述氨氮混合气进口设置在罐体上,所述残余混合气出口设置在填料腔顶部,所述回收液循环管道通入到填料腔填料和残余混合气出口之间的位置。
所述集液罐上还设有通入到吸收塔集液区和填料层之间的气体回流管道,气体回流管道连接在吸收塔上的位置高于排液管道连接在吸收塔上的位置,所述气体回流管道和排液管道均连接在集液罐的顶部。
所述回收液循环管道和氨水排出管道上均设有输送泵,所述回收液循环管道和氨水排出管道上输送泵均为并联设置的两台输送泵,其中一台输送泵工作、另一台备用。
所述吸收罐和集液罐上均设有盘管式冷凝器,盘管式冷凝器中的冷却介质为循环冷却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南京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石化南京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261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化工行业煤气油气集中回收的工艺
- 下一篇:一种大持液量喷射型吸收塔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