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嵌入式隐形套圈捕鼠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26122.6 | 申请日: | 2018-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43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赵华君;袁代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M23/34 | 分类号: | A01M2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1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老鼠 活动杆 套圈绳 弹簧 触发系统 活动杆槽 诱饵盘 捕鼠 触发 诱饵 陷阱 捕鼠装置 简易机械 饵料盘 嵌入式 隐形性 诱饵夹 饵料 头颈 基板 伸入 套圈 捕获 嵌入 竖起 牵引 食用 | ||
一种用于捕鼠的简易机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基板、活动杆、活动杆槽、弹簧、套圈绳、诱饵盘、诱饵夹和触发系统构成。装置被触发前活动杆、弹簧、套圈绳、诱饵盘、诱饵夹等嵌入于陷阱及活动杆槽中,具有隐形性,能够迷惑老鼠,解决老鼠警惕性高,不易捕获的问题。当老鼠将头颈伸入陷阱,食用饵料夹或饵料盘中的诱饵时,触发系统将被触发,在弹簧牵引下使活动杆竖起,带动套圈绳收紧,从而系住老鼠,达到捕鼠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专利涉及机械装置领域,特别是一种嵌入式隐形套圈捕鼠装置。
背景技术
历史以来,老鼠一直是人类的天敌,鼠害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及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同时鼠害也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当前,灭鼠主要采用施放鼠药毒药以及捕鼠装置捕鼠两种方法,前一种方法容易误伤人类及猫等其他动物,而后一种方法则主要使用捕鼠笼和捕鼠夹。然而,老鼠是一种嗅觉灵敏,警惕性极高的动物,捕鼠难度极大。采用捕鼠笼或捕鼠夹捕鼠装置目标较大,容易被老鼠发觉,捕鼠成功率较低。更重要的是采用捕鼠笼或捕鼠夹捕获老鼠后老鼠容易留下使其他老鼠感到恐惧的信息素,一旦捕鼠笼和捕鼠夹粘附了该种信息素老鼠将不会轻易靠近粘附信息素的捕鼠笼或捕鼠夹,使捕鼠难度进一步加大。而采用嵌入式隐形套圈捕鼠装置可以使老鼠不易察觉,减少老鼠警觉性,同时该装置捕获老鼠后套圈绳将自动系住老鼠,并悬在空中,尽量减少被捕老鼠释放信息素,可以有效提高装置重复使用时的捕鼠效率。
据我们所知,目前没有人采用该方法设计嵌入式隐形套圈捕鼠装置。因此能够设计制作一种简单高效并可重复有效使用的捕鼠装置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被动触发套圈式捕鼠装置,该装置为嵌入式,具有较好的隐蔽性。该装置利用弹簧的弹性变形产生弹性变形势能牵引活套绳,当老鼠将头颈深入陷阱内食用饵料盘内或饵料夹上的饵料时将触动触发机构,使活动杆在弹簧的牵引下竖起从而带动带活套的套圈绳收紧,进而系住老鼠,达到捕鼠的目的。老鼠被捕获后处于将悬挂于活动杆上,进而减少信息素粘附在装置上,提高捕鼠装置的重复使用效率。该捕鼠装置是由基板、活动杆、套圈绳和触发系统等部分构成,其中触发系统是由顶部带有光滑圆环的转轴连杆、诱饵盘、饵料夹等部分组成。本发明的具有装置简易、制作成本低、重复捕鼠效率高、隐蔽性好、老鼠不易察觉的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抓捕老鼠的嵌入式隐形捕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结构的基板厚度为25-35毫米、宽度为80-120毫米、长度为280-320毫米,活动杆长180-220毫米,陷阱为阶梯结构上梯直径70-90毫米、下梯直径60-80毫米、深度24-26毫米,活动杆槽坑长度190-210毫米、深度8-12毫米,宽度8-12毫米,触发机构的转轴连杆长18-22毫米。
所述的嵌入式隐形捕鼠装置的基板厚度为30毫米、宽度为100毫米、长度为300毫米,活动杆长200毫米,陷阱上梯直径80毫米、下梯直径70毫米、上梯深度5毫米、下梯深度20毫米,活动杆槽坑长度200毫米、深度10毫米,宽度10毫米,触发机构的转轴连杆长20毫米。
本发明的依据如下:
图1显示了嵌入式隐形捕鼠装置的整体结构图。该结构分为基板、活动杆、活动杆槽、套圈绳和触发系统等几部分。图中1代表基板,2代表弹簧,3代表活动杆,4代表活动杆槽,5代表陷阱,6代表转轴连杆,7代表饵料盘,8代表饵料夹,9代表活套套圈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文理学院,未经重庆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261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