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直写法3D打印硅酮结构的墨水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25673.0 | 申请日: | 2018-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08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胡梦龙;罗小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聚复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1/30 | 分类号: | C09D11/30;C09D11/38;B33Y70/00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张宇 |
地址: | 215513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印 墨水组合物 硅酮结构 硅酮 有机硅树脂 成型技术 硅酮材料 技术优点 邵氏硬度 触变剂 低成本 可聚合 伸长率 成功 交联 拉伸 制备 阻聚 墨水 个性化 失败 生产 | ||
本发明属于3D打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直写法3D打印硅酮结构的墨水组合物。该墨水组合物包括如下组成成分:(a)一种可聚合或交联的有机硅树脂;(b)一种触变剂;(c)可选择地,一种填料。本发明的技术优点在于:1)本发明成功克服了传统硅酮成型技术无法低成本个性化生产的困难。2)本发明成功解决了常见硅酮材料无法通过直写法3D打印的难点。3)本发明成功解决了常见直写法3D打印中氧阻聚效应导致打印失败的问题。4)本发明所制备的硅酮墨水通过直写法3D打印所得到的硅酮结构材料,邵氏硬度为40~55Shore A,拉伸强度为5.4~6.7MPa,伸长率为180%~220%。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3D打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直写法3D打印硅酮结构的墨水组合物。
背景技术
硅酮,更准确一些讲是聚硅氧烷树脂,是一类有机无机高分子混合物,其化学式为[(R1,R2)SiO]n(不包含端基)。硅酮被广泛应用于照明、医疗、汽车以及电子产品等领域。
在传统工艺中有很多方法可以由可交联硅酮生产弹性物体。根据硅树脂不同的交联性质,可以采用注塑成型、压模成型、挤出成型或者压延加工,所形成的硅酮制品的性质(如硬度、撕裂强度、断裂伸长率、颜色等)都由可交联硅酮的材料组成决定。
但当需要生产有着复杂结构的硅酮制品时,传统加工方法就不再适用。使用传统加工方法的生产会变得异常复杂和昂贵,甚至在理论上不可行。如今个性化的大趋势更是使得小批量生产的流行。
3D打印(也被称作增材制造或快速成型)可以被用来解决这一难题。由于材料在打印过程中被层层堆积,3D打印没有传统工艺中的种种限制。同时,与传统生产工艺相比,使用3D打印小批量生产的成本要低得多。由于传统生产工艺需要高昂的模具成本,只有大量生产才能使其平均成本降低。
根据《美国材料试验学会标准编号F2792-12a》(ASTM Designation F2792-12a),增材制造技术的标准术语“Standard Terminology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Technologies”:“增材制造”是指一种通过将材料层层堆积(与减材制造方法相反)并按照3D模型数据制造物体的方法。“3D打印”是指一种通过喷头、喷嘴或其他打印机技术堆积材料以制造物体的方法。“3D打印”与“增材制造”在很多情况下可以互换。
总的说来,3D打印过程都是从一个形容物体的计算机生成的数据源开始。这一计算机生成的数据源可以是基于真实的,或者是虚拟的物体。比如说,真实的物体可以被3D扫描仪扫描,所取得的数据可以用来产生数据源;或者该数据源可以是被设计生成的。这类数据源一般会被转化为标准曲面细分语言文件(STL);3D打印软件将会读取该文件,并将其转化为成百上千,甚至上百万的切片;随后3D打印软件输出机器语言(如Gcode)给3D打印机;3D打印机按照指令,开始层层打印这些切片信息,最终生成这一物体。
直写法是一种可以将材料层层组装,创造出层状或是预先确定的3D结构、形状和微周期性的3D打印技术。直写法3D打印的关键在于所使用的墨水。墨水必须能够从喷嘴挤出成线状,并且能够快速固化以保持打印后的形状。所需要的快速固化可以通过光聚合反应或者热聚合反应实现。
直写法3D打印机包含一个三轴定位平台,和一个固定在定位平台上的用于储存墨水的注射器。打印过程在合适的外界环境下进行,当定位平台移动到预先设定的位置时,墨水通过喷嘴以预先设定的挤出压力和速率挤出形成线状材料,并放置在基底上(如玻璃基底)。在打印第一层之后,喷头逐渐沿z轴方向上移,从而开始打印第二层。这个过程不断重复,直到想要的3D结构被完整打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聚复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聚复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256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