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型曝气池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25616.2 | 申请日: | 2018-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677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何洋;张振华;刘林德;董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鲁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7225 | 代理人: | 梁翠荣 |
地址: | 264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型 曝气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曝气池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充分利用曝气气泡中的氧气的节能型曝气池装置,属于城市生活污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一般都采用活性污泥法。在以活性污泥法为主导的污水处理系统中,曝气池在池内提供一定污水停留时间,满足好氧微生物所需要的氧量以及污水与活性污泥充分接触的混合条件,是污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传统的曝气过程的氧利用率较低,基本上在20%~30%之间。而且活性污泥法的曝气系统的曝气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电能,一般可占整个污水处理厂能耗的45%~75%。因此,增加曝气效率,提高氧气利用效率对于污水处理来讲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现有的研究方向看,主要采用以下几点:①压缩空气,提高氧的浓度;②分散更细小的气泡,增大接触面积;③深水曝气,延长接触时间。 ④在曝气设备方面进行改良。但在所有的方法中,均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气泡从曝气头产生后都是在浮力的作用直接以直线上升的方式到逸出水面。因此,也就造成了气泡在水体中停留时间较短,气泡中氧气利用率低,因此浪费了大量能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提高气泡在水中的停留时间,增加了氧搬运的功率,提高氧气利用率的节能型曝气池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一种节能型曝气池装置,其包括曝气池,曝气池的曝气池上盖通过电机支架连接电机,电机连接转动轴,曝气池的下部连接有中空结构曝气板,曝气板通过进气管路连接空气压缩机,曝气池上部设有进水阀,下部设有排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池为圆柱型曝气池,圆柱型曝气池的下端为圆台形,圆柱型曝气池内活动连接六块隔板,分别为第一竖直隔板、第一倾斜隔板、第二竖直隔板、第二倾斜隔板、第三竖直隔板、第三倾斜隔板,第一竖直隔板、第二竖直隔板和第三竖直隔板均垂直水平面且第一倾斜隔板、第二倾斜隔板和第三倾斜隔板均倾斜水平面30°~45°,第一竖直隔板的上端和第一倾斜隔板的下端相连,第二竖直隔板的上端和第二倾斜隔板的下端相连,第三竖直隔板的上端和第三倾斜隔板的下端相连,第一竖直隔板和第三竖直隔板设在圆柱型曝气池的一侧,且上下分布,第二竖直隔板设在与第一竖直隔板相对的圆柱型曝气池的另一侧,第一竖直隔板的外侧、第二竖直隔板的外侧及第三竖直隔板的外侧均与圆柱型曝气池内壁之间形成空间;第一倾斜隔板和第三倾斜隔板上下平行分布,第二倾斜隔板设在第一倾斜隔板和第三倾斜隔板之间,与第一倾斜隔板和第三倾斜隔板之间呈60°~90°夹角;第一竖直隔板、第二竖直隔板和第三竖直隔板的外侧面均为光滑面,内侧面均为均匀分布有小正四棱锥体的粗糙面;第一倾斜隔板、第二倾斜隔板和第三倾斜隔板的上侧面均为光滑面,下侧面均为均匀分布有小正四棱锥体的粗糙面;圆柱型曝气池被六块隔板分成了三个区域,分别为由第一竖直隔板、第一倾斜隔板、第二竖直隔板围成的Ⅰ反应区,第一倾斜隔板和第二竖直隔板之间留有空隙;由第一倾斜隔板、第二倾斜隔板、第三竖直隔板围成的Ⅱ反应区,第一倾斜隔板、第二倾斜隔板、第三竖直隔板之间均留有空隙;由第二倾斜隔板、第三倾斜隔板围成的Ⅲ反应区,第二倾斜隔板、第三倾斜隔板之间留有空隙;转动轴穿过第一倾斜隔板、第二倾斜隔板和第三倾斜隔板,转动轴上设有三个搅拌叶,三个搅拌叶分别设在圆柱型曝气池内的Ⅰ反应区、Ⅱ反应区和Ⅲ反应区内;曝气板的上表面均匀分布有曝气头,曝气板与曝气头连通,下部的搅拌叶位于曝气头的上方,下部的搅拌叶转动时不会与曝气头干涉。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述的小正四棱锥体的高:底边=4:1,高为圆柱型曝气池直径的1/10,且小正四棱锥体之间的间距为一个小正四棱锥体的底边长。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述的圆柱型曝气池内设有温度电极、溶解氧电极,温度电极、溶解氧电极通过上盖上的孔,沿边缘进入曝气池内部,同时分别通过数据线连接溶解氧温度测定仪。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述的进气管路上设有气体流量计。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述的 圆柱型曝气池的底端设有排泥阀。
本发明同已有技术相比可产生如下积极效果:
①在好氧曝气阶段进行反应,本发明的隔板结构可使大多数曝气产生的气泡在曝气池内不再以产生后直接直线上升逸出水面,而是采用折线上升的方式,而且在折线上升的过程中在搅拌叶和小正四棱锥体的作用下,气泡会被反复地切割、打碎,从而增大了气泡与污水的接触面积。这种气泡运行方式也极大的增加了气泡在水体内的滞留时间,提高了氧气的利用效率,因此可以节省大量的曝气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东大学,未经鲁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256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