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刺激频率耳声发射的听觉灵敏度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25486.2 | 申请日: | 2018-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99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宫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12 | 分类号: | A61B5/12;A61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徐宁;刘美丽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刺激 频率 声发 听觉 灵敏度 检测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刺激频率耳声发射的听觉灵敏度检测系统,该检测系统包括声卡、声学传感器、计算机和信号反馈装置;微型扬声器的输入端连接声卡,微型麦克风的输出端连接声卡,信号反馈装置连接计算机,计算机内设置有听觉灵敏度综合检测系统,测试执行系统包括基于SFOAEs的强度灵敏度检测模块和基于SFOAEs的频率灵敏度检测模块,基于SFOAEs的强度灵敏度检测模块用于通过检测各频率点的刺激频率耳声发射检测数据,确定相应频率点对应的听觉强度阈值;基于SFOAEs的频率灵敏度检测模块用于提取在指定频率点处的刺激频率耳声发射抑制调谐曲线,确定在指定频率点的频率灵敏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听觉检测系统,特别是关于一种基于刺激频率耳声发射对听觉系统的强度灵敏度和频率灵敏度进行客观、定量、综合检测的听觉灵敏度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耳声发射(Otoacoustic Emissions,OAEs)是一种产生于内耳耳蜗,经听骨链及鼓膜,传导释放到外耳道的微弱音频能量,是人耳正常功能的一部分。该现象在1978年由英国学者David Kemp首次发现并将其应用于临床。耳声发射的发现证实了耳蜗作为听觉末稍感受器,不仅能够被动地将外界声信号转换成生物电信号传入中枢引起听觉,同时存在着主动的释能过程,从而确立了耳蜗是一双向换能器的学说。由于OAE的存在与否成为评价听觉外周系统功能是否完好无损的客观指标,因此为听生理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概念和研究方向,它的发现成为现代听生理学的重要突破之一。根据外界刺激声的有无,耳声发射可分为自发耳声发射(Spontaneous Otoacoustic Emissions,SOAEs)和诱发耳声发射(EvokedOtoacoustic Emissions,EOAEs)两大类。EOAEs根据诱发刺激声的不同,又可分为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ransient-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s,TEOAEs)、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s,DPOAEs)和刺激频率耳声发射(Stimulus-Frequency Otoacoustic Emissions,SFOAEs)三类。
目前临床上对听觉阈值强度测试采用主观行为反应测听的方法,例如:纯音测听,这种需要主观配合的方法无法对婴幼儿进行客观测试。而临床上采用的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s)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s)的测试只能进行定性筛查,给出听觉外周功能正常与否的筛查结果,缺乏对强度灵敏度(听阈值)的定量检测结果。因此,目前临床上缺乏对听觉系统的强度灵敏度进行定量、客观、综合的检测方法。另外,临床上还没有对听觉系统的频率灵敏度的客观、定量、综合的检测方法。
刺激频率耳声发射(SFOAEs)是内耳耳蜗受到单一频率的信号刺激之后,主动发出与刺激声频率相同的微弱的声音信号。由于其能够反映耳蜗外毛细胞的主动机制,从而进一步反映听觉外周系统的功能。因此,刺激频率耳声发射具有客观、定量、无创地检测听觉系统功能的潜力。由于刺激频率耳声发射的频率与刺激声的频率完全相同,故被称之为刺激频率耳声发射。刺激频率耳声发射的强度非常低,通常在-15dB SPL至+20dB SPL之间。其在某一特征频率下的频率灵敏度可以用刺激频率耳声发射抑制调谐曲线所代表的调谐特性的Q值来表征。在纯音刺激下的SFOAEs是与刺激声频率相同的纯音,因此SFOAEs的强度具有客观定量地反映在某一频率下的听力阈值的潜力。由于SFOAEs信号与刺激声信号在频域下是完全混叠的;而且在大部分时间内,SFOAEs信号与刺激伪迹在时域下也是混叠的。此外,相对于刺激声的强度,SFOAEs信号的强度也极小,通常SFOAEs强度比刺激声要低30dBSPL左右甚至更多。因此,利用SFOAEs信号来定量、客观地反映听觉强度的阈值,需要较为复杂的检测技术来抑制刺激声伪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254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听觉测试的耳用探针
- 下一篇:用于查看血气数据的胎儿监护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