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碳建筑多能互补系统优化运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25245.8 | 申请日: | 2018-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33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喻明江;朱晔;孙辰军;韦古强;陈轩恕;兰贞波;刘波;隗震;冯万兴;周盛;王卓;李文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都城伟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J3/46;H02J3/28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张惠玲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碳建筑 储能电池 多能互补 目标场景 系统优化 场景 风力发电系统 光伏发电系统 能量控制系统 充放电功率 并网运行 初始参数 储能系统 低碳排放 交换功率 上级电网 负荷量 求解 风电 光伏 新能源 电量 抽样 出力 输出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碳建筑多能互补系统优化运行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确定风电、光伏、储能电池、负荷等初始参数;步骤2:确定场景数Ns,对新能源出力进行抽样;步骤3:判断生成场景数是否达到Ns,若没有,转到步骤2,若生成场景数达到Ns,则转到步骤4;步骤4:设定目标场景的个数N0,计算并对目标场景进行求解;步骤5:输出最终计算结果。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其将风力发电系统、光伏发电系统、储能系统集成在一起应用于低碳建筑,通过能量控制系统与上级电网的交换功率以及储能电池的充放电功率,实现系统并网运行的弃电量与削负荷量之和最小,以实现建筑低碳排放。
本发明涉及绝缘子缺陷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碳建筑多能互补系统优化运行方法。
随着全球气温的不断升高,而导致气温升高的元凶就是CO2,CO2排放量引起的气候问题也越来越显著。由于现有建筑可再生新能源利用率不高,消耗常规化石能源产生较大碳排放,产生温室气体,不可持续健康发展。绿色技术和清洁可再生能源技术,特别是风力发电技术和光伏发电系统,得到了快速发展,储能系统是提高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的重要方式。将可再生能源技术应用于现代建筑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建筑低碳排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低碳建筑多能互补系统优化运行方法,其将风力发电系统、光伏发电系统、储能系统集成在一起应用于低碳建筑,通过能量控制系统与上级电网的交换功率以及储能电池的充放电功率,实现系统并网运行的弃电量与削负荷量之和最小,以实现建筑低碳排放。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低碳建筑多能互补系统优化运行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确定风电、光伏、储能电池、负荷等初始参数;
步骤2:确定场景数Ns,对新能源出力进行抽样;
步骤3:判断生成场景数是否达到Ns,若没有,转到步骤2,若生成场景数达到Ns,则转到步骤4;
步骤4:设定目标场景的个数N0,计算并对目标场景进行求解;
步骤5:输出最终计算结果。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所述对新能源出力进行抽样的方法为拉丁超立方抽样法。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1:设定目标场景的个数N0,初始化聚类中心;
步骤4.2:计算各场景到聚类中心距离,调整聚类中心;
步骤4.3:判断聚类中心是否变化,若发生变化,则跳到步骤4.2,若没有变化,则跳到步骤4.4;
步骤4.4:对目标场景进行求解。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4中:所述对目标场景进行求解的方法为内点法。
作为优选项,所述步骤4中对目标场景优化模型求解,优化模型具体为:
以弃电量和弃负荷电量之和最小为目标函数;以储能电池与上级电网购售电功率为模型变量,约束条件有储能电池运行的功率、容量等约束、上级电网与多能互补系统之间的交换功率约束、净购电量约束、功率平衡约束,其公式为:
min F=F1+F2 (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都城伟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都城伟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252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