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调节加工间距的双磁极盘磁力研磨机及磁力研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25021.7 | 申请日: | 2018-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20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韩冰;周传强;张龙龙;赵杨;陈燕;李阔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31/10 | 分类号: | B24B31/10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4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磁极 磁力研磨机 可调节 双磁极 磁力研磨 磁性磨料 研磨 加工 磁场分布状况 传动主轴 工作平台 加工零件 立体分布 驱动容器 研磨效率 磁感线 磁回路 加工区 容器桶 上机架 下机架 电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调节加工间距的双磁极盘磁力研磨机及磁力研磨方法,其中可调节加工间距的双磁极盘磁力研磨机,包括上机架、下机架、上旋转磁极盘、下旋转磁极盘、传动主轴、电机、容器桶和工作平台;本发明设有上、下2个旋转磁极盘,2个旋转磁极盘形成磁回路驱动容器桶中的磁性磨料对工件进行研磨;2个旋转磁极盘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加工零件或加工要求调节,通过改变加工区磁场分布状况,使磁性磨料沿磁感线立体分布,研磨更加均匀,研磨效率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力研磨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加工间距的双磁极盘磁力研磨机及磁力研磨方法。
背景技术
在航空、汽车、医疗器械等领域大量用到复杂和微小零件。这类零件在加工生产时会不可避免的产生加工纹理和毛刺等表面缺陷,严重影响零件的使用和寿命。而采用传统的加工方法很难对复杂零件,零件型腔和微小零件进行光整加工。
近年来出现的磁力研磨方法能够实现对复杂零件内外表面和微小零件的光整加工,磁力研磨是通过磁场的改变来带动磁性磨料对工件进行研磨抛光,具有良好的自锐性和适用性。
授权公众号为CN20477202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旋转式磁力研磨机”,将两个旋转盘固定在旋转轴上,旋转轴穿过带有中心管的容器。用电机带动旋转轴转动从而实现对工件的研磨。该装置无法调整旋转盘之间的距离,而且容器桶内有中心管,影响研磨效率,对一些特殊零件的研磨受限。
授权公众号为CN20588886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全方位的磁力研磨机”,将线圈缠绕在容器臂上,并通入高频电源,产生磁场。并在容器顶部用电机驱动搅拌桨对研磨混合液搅动,使物件和钢针分布均匀,实现全方位均匀研磨。该装置在研磨金属等质量较大的工件时,工件会沉在底部,底部磁场相对较弱,导致研磨不充分。而且,线圈缠绕在容器外壁上,通入高频电源会产生大量热,起到对容器的加热作用,再加上容器内不断搅拌钢针的碰撞摩擦,研磨液升温快,会影响研磨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加工间距的双磁极盘磁力研磨机及磁力研磨方法,设有上、下2个旋转磁极盘,2个旋转磁极盘形成磁回路驱动容器桶中的磁性磨料对工件进行研磨;2个旋转磁极盘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加工零件或加工要求调节,通过改变加工区磁场分布状况,使磁性磨料沿磁感线立体分布,研磨更加均匀,研磨效率提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可调节加工间距的双磁极盘磁力研磨机,包括上机架、下机架、上旋转磁极盘、下旋转磁极盘、传动主轴、电机、容器桶和工作平台;所述上机架位于下机架的上方,并能够竖直升降移动;工作平台设于下机架的一侧,其上可移动地设有容器桶,容器桶用于盛放工件、磁性磨料及研磨液;工作平台的上方设上旋转磁极盘,工作平台的下方设下旋转磁极盘;上旋转磁极盘与下旋转磁极盘分别通过磁极皮带传动机构与传动主轴连接,传动主轴通过主轴皮带传动机构与电机相连;上旋转磁极盘、下旋转磁极盘上分布有多个磁极,且对应位置的磁极极性相反,在电机驱动下,上旋转磁极盘与下旋转磁极盘同步转动,形成的变换磁场带动容器桶中的磁性磨料对工件进行研磨;传动主轴为分体结构,上传动主轴用于与上旋转磁极盘连接传动,下传动主轴用于与下旋转磁极盘连接传动,上传动主轴能够在传递动力的同时与上机架同步竖直移动。
所述上传动主轴与下传动主轴之间通过花键轴向滑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科技大学,未经辽宁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250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