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果树病虫害防治用植物源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24608.6 | 申请日: | 2018-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1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詹秋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欢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65/48 | 分类号: | A01N65/48;A01P3/00;A01P1/00;A01P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青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84 | 代理人: | 郑青松 |
地址: | 310004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果树 病虫害 防治 植物 杀虫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果树病虫害防治用植物源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果树病虫害防治用植物源杀虫剂,以重量份数计,包括:生姜40‑50份;烟草30‑40份;红茴香根20‑25份;见血封喉乳汁5‑10份;白刺花叶15‑20份;植物油30‑40份;乳化剂5‑10份;水500‑800份;助溶剂3‑5份;润湿剂3‑5份。本发明的果树病虫害防治用植物源杀虫剂,以植物作为原材料,原材料活性成分均来自植物,不但对农作物无药害,无残留,不污染环境,持效期长,并且通过各个原料的合理配比之后,最终实现数据表明,本发明具有良好的配伍性,并且各组分之间相辅相成、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使得组合后获得的天然植物提取物比单独任一一种组合具有更好的杀虫防治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杀虫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果树病虫害防治用植物源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现阶段,我国存在着严重的化学农药使用不当的问题。过度的农药使用对人的身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为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国家大力提倡高效、安全、环保、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使用。
现有的农药品种通常比较单一,容易使害虫产生抗药性,药效不佳。有一些农药品种制备方法工艺较为复杂,成本较高,不适于应用于工业化生产。因此,亟需开发一种药效更好,生产成本更低的新型农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果树病虫害防治用植物源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果树病虫害防治用植物源杀虫剂,以重量份数计,包括:
生姜40-50份;烟草30-40份;红茴香根20-25份;见血封喉乳汁5-10 份;白刺花叶15-20份;植物油30-40份;乳化剂5-10份;水500-800份;助溶剂3-5份;润湿剂3-5份。
本发明经过合理调配,将生姜、烟草、红茴香根、见血封喉乳汁、白刺花叶进行合理配比,而且添加了植物油和水用以提取原料中的油溶性活性物质盒水溶性活性物质。而且本发明中生姜、烟草、红茴香根、见血封喉乳汁、白刺花叶具有良好的配伍性,并且各组分之间相辅相成、具有协同作用,使得组合后获得的天然植物提取物比单独任一一种组合具有更好的杀虫防治效果。
生姜含有姜辣素、黄酮类和萜烯类等物质,具有抗氧化和抗菌作用。
烟叶含茄尼醇、烟碱,醛酮类、醇类、萜烯类、氮杂环类等20余种有效成分,具有较强的杀虫抑菌作用。烟叶可以采用新鲜烟叶也可以采用废弃烟叶。
红茴香根为为木兰科植物狭叶茴香的根或根皮,有大毒,具有极强的杀菌、杀虫作用。
见血封喉是一种药用植物,见血封喉乳汁为见血封喉树木上的乳白色汁液,其主要成分为强心苷类化合物,其强心苷类化合物是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活性。
白刺花叶为豆科植物白刺花的叶,其叶中含有槐根碱、槐根碱N-氧化物、香叶木甙等,具有较强的杀虫作用。
本发明的植物油选自大豆油、花生油、以及菜籽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植物油中含有较多的长链饱和或者不饱和的脂肪酸,属于比较好的有机溶剂,可以有效溶解和分散有机类活性杀虫物质。同时还能提高和增强杀虫剂的稳定性。
乳化剂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或非离子型乳化剂。例如卵磷脂、十二烷基苯磺酸钙、油酸聚氧乙烯酯中的一种或多种。当乳化剂分散在分散质的表面时,形成薄膜或双电层,可使分散相带上电荷,从而有效阻止分散相的小液滴互相凝结,使形成的乳浊液比较稳定,在喷洒于果树表面之后,不会产生凝结的现象,保证了杀虫剂的效果。
助溶剂包括异丙醇、正丁醇、环己酮、无水乙醇、或甲醇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欢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欢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246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