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免拆洗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23947.2 | 申请日: | 2018-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69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项文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清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7/02 | 分类号: | B01D47/02;B01D50/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拆洗 除尘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工业除尘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免拆洗除尘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将箱体分成从上至下依次分布的储液腔、除尘腔和集液腔,储液腔和集液腔通过管道连通;第二挡板倾斜设置,第二挡板的低端开设有集尘腔,集尘腔的底部设有单向阀;盖体下表面垂直设有多根导液管,导液管底部与第二挡板之间连接有充满气体的气囊;盖体上设有连通除尘腔的出风管,出风管侧壁上安装有粉尘检测仪,箱体侧壁上设有连通除尘腔的进风管;各气囊内部均设有电热丝,电热丝连接有与粉尘检测仪电连的控制器。本技术方案采用除尘液对废气中的粉尘进行吸附和分离,可以使本装置使用较长的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除尘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免拆洗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化污染加重,空气质量逐渐下降,随着人们环保的意识逐渐增强,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也逐渐提高,国家也出台了多个环境保护政策,使得各个工厂开始对排放的废气进行除尘、净化处理。
工业上传统的除尘装置常采用滤筒除尘器,这种除尘器通过滤筒作为过滤件,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粉尘会在滤筒侧壁堆积,堵塞滤筒上的滤孔,使得滤筒透气性降低,除尘效果显著下降,因此需要停机,对滤筒进行更换和清洗,既降低了工作效率,又因为滤筒除尘器在清洗时,须将滤筒等部件拆下,步骤较为繁琐需要较长的清洗时间,并且清洗过程中容易导致粉尘的二次飞扬,重新污染空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免拆洗除尘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除尘装置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停机,拆卸滤筒进行清洗,使得工作效率降低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为:
一种免拆洗除尘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部设有盖体,所述箱体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将箱体分成从上至下依次分布的储液腔、除尘腔和集液腔,所述储液腔和集液腔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管道设置在箱体外部,所述管道上设有循环泵;所述第二挡板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挡板的低端开设有集尘腔,所述集尘腔的底部设有单向阀;所述盖体下表面垂直设有多根导液管,所述第一挡板上分别开设有供导液管通过的通孔,各通孔的直径大于导液管直径,所述导液管底部与第二挡板之间连接有充满气体的气囊;所述盖体上设有连通除尘腔的出风管,所述出风管侧壁上安装有粉尘检测仪,所述箱体侧壁上设有连通除尘腔的进风管,所述出风管和进风管分别设置在气囊的两侧;各气囊内部均设有电热丝,电热丝连接有与粉尘检测仪电连的控制器。
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于:
本装置在通入废气前,在集液腔中装满吸附粉尘的除尘液,除尘液沿着各导液管流经第一挡板上的通孔,从各导液管端部连接的气囊表面进入除尘腔中,后沿着倾斜设置的第二挡板进入集尘腔内,除尘液通过单向阀进入集液腔中,开启循环泵,使集液腔中的除尘液从管道重新返回储液腔内;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装置内的除尘液处于流动且循环的状态。
将废气从进风管排入,废气中较大的粉尘颗粒基于重力的作用掉落在第二挡板上,后基于重力和除尘液流动产生的拉力使粉尘颗粒进入到集尘腔内,而废气中小颗粒粉尘处于悬浮状态,随着气流的作用共同撞击在气囊的外表面,通过流经气囊外表面的除尘液的吸附作用,将小颗粒粉尘包裹在除尘液中,然后随着除尘液流经第二挡板,进入集尘腔,并通过单向阀的过滤使除尘液通过单向阀进入集液腔,而粉尘被留在了集尘腔内,被除尘液除尘后的清洁气体从出风管排出;由于在除尘腔中设置有多个气囊,进入除尘腔的废气在撞击第一层气囊后,随后与第二层气囊侧壁上流经的除尘液反应,这样层层递进使得废气被净化得更加充分,另外由于气囊与气囊之间具有间隙,有一部分废气穿过间隙携带粉尘直接从出风管排出,此时设置在出风管处的粉尘检测仪若检测到粉尘的含量超出了排放标准,则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使安装在各气囊内的电热丝通电,电热丝发热从而加热气囊内部的气体,使气囊膨胀,气囊与气囊之间的间距减小,阻挡废气从间隙处直接排出。
本基础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清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清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239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