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上盘含不稳岩层的急倾斜中厚矿体的诱导冒落采矿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23285.9 | 申请日: | 2018-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98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马东;任凤玉;郑海峰;付煜;田迎春;郭海涛;宫国慧;李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C41/22 | 分类号: | E21C41/22 |
代理公司: | 鞍山贝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23 | 代理人: | 许冠忠 |
地址: | 1140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盘 不稳 岩层 倾斜 矿体 诱导 采矿 方法 | ||
1.一种上盘含不稳岩层的急倾斜中厚矿体的诱导冒落采矿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采前准备:在阶段运输水平开拓工程的穿脉巷道的矿体中掘进堑沟巷道,在穿脉巷道的矿体外掘进出矿巷道,从出矿巷道朝向堑沟巷道垂直掘进出矿横穿,同时从斜坡道掘进各采矿分段的联络道,联络道掘进过矿体后,在矿体中掘进各分段的凿岩巷道;
(2)回采作业:回采时只回采下盘侧一定范围内的矿体,在上盘侧与顶部留下一定厚度的矿石层使之自然冒落,上盘侧留下矿石层的厚度按如下经验公式计算:式中:a为下盘侧回采区的空场长度,m;b为下盘侧回采区的空场高度,m;H为采场的埋深,m;下为上覆岩层容重,t/m3;μ为矿石的泊松比;α为矿体的倾角,°;E为矿石的弹性模量,MPa;k为与上盘围岩硬度、矿体稳定性、矿体厚度、上部采空区赋存状态以及量纲转换有关的系数,k=0.2~0.3;顶柱厚度为上盘预留矿石层厚度的1.3~1.5倍,根据上盘侧预留矿石层和顶柱厚度确定采场的爆破回采范围;
在各采矿分段同时施工回采炮孔,堑沟巷道中也布置回采炮孔,从上到下逐采矿分段或同时爆破凿岩巷道,每次爆破2~3排炮孔,堑沟巷道一次回采1~2排炮孔,每次回采的同时,放出上部凿岩巷道崩落的矿石,每次出矿到端部口微露空区为止,确保采空区冒落安全;
在回采过程中,始终下采矿分段回采爆破滞后上采矿分段的距离大于等于2~3个爆破排距,以保障爆破施工安全,下采矿分段出矿或爆破为上采矿分段崩落矿石提供松动条件,按松动范围,至少满足上采矿分段侧向挤压爆破条件确定下采矿分段回采的最大滞后距离,直到形成阶梯状回采工作面后,为提高开采效率,各采矿分段同时爆破回采;
随着采空区增大,矿体暴露面积加大,上盘预留矿石层与顶柱缺少支撑,矿体开始冒落,形成冒落矿石,在放出冒落矿石后,上中段出矿巷道与出矿横穿已经开采结束,上中段下来的废石也随着矿体一起冒落下来;
(3)出矿工作:在堑沟巷道上部炮孔开始爆破回采后,堑沟巷道与上部采空部位形成受矿堑沟,上中段部所有分段回采的矿石全部落下来进入堑沟巷道,通过铲运设备从出矿横穿、出矿巷道运输出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盘含不稳岩层的急倾斜中厚矿体的诱导冒落采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采矿分段高度为12~18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盘含不稳岩层的急倾斜中厚矿体的诱导冒落采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矿横穿间距8~12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未经鞍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2328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