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实现锚杆受力状态可视化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22266.4 | 申请日: | 2018-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23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仉文岗;巫崇智;章润红;周东;周小婉;刘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5/74 | 分类号: | E02D5/74;E02D33/00 |
代理公司: | 50201 重庆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胡正顺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仪表盘 金属片 齿轮 仪表盘支架 锚杆 啮合 指针 工程应用 固定套筒 锚杆受力 装置安装 缆索 高刚度 可视化 旋转轴 弹簧 分区 链条 穿过 占用 监测 | ||
1.一种可实现锚杆受力状态可视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设在锚杆(9)两端的端部固定套筒(12),以及仪表盘(1)、弹簧(4)、仪表盘支架(5)和高刚度缆索Ⅰ(8);
所述仪表盘(1)包括金属片(101)、指针(103)和齿轮(102);所述金属片(101)的表面具有五分区,依次标记为a、b、c、d和e;所述金属片(101)与仪表盘支架(5)连接在一起;旋转轴依次穿过仪表盘支架(5)、齿轮(102)和指针(103);所述齿轮(102)上啮合有一段链条(3);
所述链条(3)的两端分别挂连有高刚度缆索Ⅰ(8)和高刚度缆索Ⅱ(10);所述高刚度缆索Ⅰ(8)上设置有吊环螺栓;
所述弹簧(4)的一端挂连在高刚度缆索Ⅱ(10)上,另一端固定在仪表盘支架(5)上;
所述固定套筒(12)上设置有固定突头(1201);
工作时,锚杆(9)伸入到钻孔中,锚杆(9)外露端依次设置垫板(7)和螺母(6),拧紧螺母(6)并施加到设定的预应力;所述仪表盘(1)通过仪表盘支架(5)与垫板(7)连接;所述高刚度缆索Ⅰ(8)依次穿过仪表盘支架(5)和垫板(7)上预设的孔洞后,沿锚杆(9)的自由段布设;所述高刚度缆索Ⅰ(8)的吊环螺栓套设在固定突头(1201)上后,与固定突头(1201)焊接;
当锚杆(9)的受力状态发生改变时,锚杆(9)的长度伸长或缩短;锚杆(9)上的固定套筒(12)带动高刚度缆索Ⅰ(8)同步位移,变形量经由弹簧(4)、链条(3)和齿轮(102)传递给指针(103);指针(103)转动到代表锚杆(9)受力状态的金属片(101)的对应分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锚杆受力状态可视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片(101)为半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锚杆受力状态可视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片(101)的c分区涂制为绿色,a和e分区涂制为红色,b和d分区涂制为黄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锚杆受力状态可视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仪表盘支架(5)包括连接部Ⅰ(501)、支撑部(502)和连接部Ⅱ(503);所述连接部Ⅰ(501)和连接部Ⅱ(503)分别连接在支撑部(502)的两侧;所述金属片(101)与连接部Ⅰ(501)连接在一起;旋转轴依次穿过连接部Ⅰ(501)、齿轮(102)和指针(103);所述弹簧(4)的一端挂连在高刚度缆索Ⅱ(10)上,另一端固定在支撑部(502)上;工作时,所述连接部Ⅱ(503)与垫板(7)连接在一起。
5.一种关于权利要求1所述锚杆受力状态可视化装置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锚杆(9)两端套设端部固定套筒(12);
2)将高刚度缆索Ⅰ(8)的吊环螺栓焊接在固定突头(1201)上,并沿锚杆(9)分段固定高刚度缆索Ⅰ(8);
3)采用凿岩机、钻杆和钻头在围岩内部开钻钻孔;
4)清洗步骤3)中所述钻孔;将锚固剂药(11)放入钻孔底端,并将锚杆(9)伸入钻孔中;
5)在锚杆(9)外露端设置垫板(7)和螺母(6);
6)安装仪表盘(1)、仪表盘支架(5)和弹簧(4);并挂连链条(3)与高刚度缆索Ⅰ(8);
7)拧紧螺母(6)并施加到设定的预应力;其中,施加的预紧力使指针(103)指示金属片(101)的中间位置;当锚杆(9)的受力状态发生改变时,指针(103)转动显示预应力的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2226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