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驱动智能切割护理装置的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22068.8 | 申请日: | 2018-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476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建新 |
主分类号: | B26B19/30 | 分类号: | B26B19/30;B26B1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护理装置 智能切割 自驱动 滑动 剪板 传动转筒 从动转轮 输出摆杆 切割 转动 固定齿板 活动齿板 剪切效果 切割装置 驱动转轮 手持装置 剪切 划伤 下孔 皮肤 感染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驱动智能切割护理装置的使用方法,使用一种自驱动智能切割护理装置,包括手持装置、驱动转轮、传动转筒、从动转轮、输出摆杆、滑动剪板;所述自驱动智能切割护理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推动切割装置;步骤2,滑动剪板切割:步骤2.1,传动转筒转动;步骤2.2,从动转轮转动;步骤2.3,输出摆杆运动;步骤2.4,滑动剪板切割。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自驱动智能切割护理装置的使用方法,操作方便;结构合理,剪切效果好;所述活动齿板和固定齿板固都位于所述剪切下孔内,不会对划伤皮肤,造成感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驱动智能切割护理装置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医院护理科室,无论是手术前还是手术后都需要对患者进行备皮处理,从而避免杂乱的毛发滋生细菌,造成污染。现有技术通常是简单的使用刮刀对皮肤表面进行彻底的刮除,但是该种方法很容易造成皮肤损伤,因此有很大的缺陷。现有技术也有使用电推子进行备皮处理的,但是电推子的结构设计大多是为了理发,不能很好地适应体表的生理弧度,而且电推子依赖电源,无法再没有电的环境中使用。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安全的、不依赖电的切割护理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自驱动智能切割护理装置的使用方法操作方便,单手抓住所述手持后杆然后将转轮本体抵靠在患者体表,轻轻推动所述自驱动智能切割护理装置即可清理毛发;结构合理,剪切效果好;所述活动齿板和固定齿板固都位于所述剪切下孔内,不会对划伤皮肤,造成感染。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驱动智能切割护理装置的使用方法,
使用一种自驱动智能切割护理装置,包括手持装置、驱动转轮、传动转筒、从动转轮、输出摆杆、滑动剪板;
所述手持装置包括:
手持外壳,呈空心矩形体状,所述手持外壳下端面左侧设有驱动下孔,所述手持外壳下端面右侧设有剪切下孔;
手持后杆,设在所述手持外壳后端面;
所述驱动转轮包括:
驱动中轴,由所述手持外壳内壁左侧向右设置,所述驱动中轴右端成型有矩形截面的第一插头,所述第一插头上插设有横截面外圆内方的第一垫片,所述第一插头右端面螺接有第一螺栓;
转轮本体,可转动的套设在所述驱动中轴上,所述转轮本体下沿穿过驱动下孔延伸至手持外壳下端面,所述转轮本体圆周侧壁右半部分成型有第一齿轮,所述转轮本体右端面中心向左成型有用以用以容设第一垫片、第一螺栓的第一滚槽,所述第一滚槽位于第一垫片左侧的空间内密布有滚珠,所述第一滚槽内壁与所述第一垫片紧密贴合进而锁止滚珠;
所述传动转筒包括:
传动中轴,由所述手持外壳外壁左侧向右设置,设在所述驱动中轴上方,所述传动中轴右端成型有矩形截面的第二插头,所述第二插头上插设有外圆内方截面的第二垫片,所述第二插头右端面螺接有第二螺栓;
转筒本体,可转动的套设在所述传动中轴上,所述转筒本体圆周侧壁上设有与第一齿轮传动连接的第二齿轮,所述转筒本体右端面中心向左成型有用以容设所述第二垫片、第二螺栓的第二滚槽,所述第二滚槽内位于第二垫片左侧的空间内密布有滚珠,所述第二滚槽内壁与所述第二垫片紧密贴合进而锁止滚珠;
主动锥齿轮,设在所述转筒本体右端;
所述从动转轮位于所述手持外壳内腔右半部分,所述从动转轮包括:
从动锥齿轮,通过沿前后设置的从动齿轮轴可转动的设在所述手持外壳内腔右半部分,所述从动锥齿轮与所述主动锥齿轮传动连接;
大径齿轮,同轴设在所述从动锥齿轮前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建新,未经刘建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220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剃毛器刀头旋转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电动剃须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