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与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21938.X | 申请日: | 2018-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18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高文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鼎材科技有限公司;固安鼎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71/04 | 分类号: | C07D471/04;C07D519/00;C09K11/06;C09B57/00;H01L51/50;H01L51/5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创世宏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93 | 代理人: | 崔永华 |
地址: | 100192 北京市海淀区西小***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电致发光 材料 器件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特定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通式(1)表示:式(1)中,X1~X8分别独立选自CR1或N,且其中至少有1个为N原子;L为单键,C5~C12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芳基、亚杂芳基;R1选自氢、C1~C10的烷基或环烷基、C6~C15的芳基或C6~C19的稠环芳基,且至少有1个为氮杂咔唑;Ar为取代或未取代的N杂苯基。本发明揭示反向系间窜越常数与发射延迟荧光的规律,设计化合物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可以有效的提高电流效率,是性能良好的有机发光材料。本发明同时提供采用所述通式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电致发光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有机化合物、其在有机电致发光领域的应用以及将其用于发光层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背景技术
在电致激发的条件下,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会产生25%的单线态和75%的三线态,传统的荧光材料由于自旋禁阻的原因只能利用单线态激子。为了利用三线态激子,研究者提出了许多方法,其中最为显著的是磷光材料的利用。然而磷光材料由于使用了稀有的重金属,材料较为昂贵,不利于产品成本的降低。
日本九州大学的Adachi教授发现的基于三线态-单线态跃迁的热激活延迟荧光(TADF) 材料利用环境热量可实现能量从三线态激发态向单线态激发态的逆向系间窜越,无需使用高成本的稀有金属即可实现高发光效率。在专利文献1中,新日铁住金化学株式会社和九州大学揭示了一种基于吲哚并咔唑的材料(参见下式),并揭示了一种荧光及延迟荧光型的有机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在基板上具有至少一个发光层含有发射荧光及延迟荧光的有机发光材料,所述发光材料的激发单重态能量和激发三重态能量的差为0~0.2eV,代表化合物展示了较高的效率性能。
清华大学段炼教授提出的热活化敏化延迟荧光(TASF)的发光机理的重点是将激发态三线态能量通过上转换至激发态单重态能量,然后通过Foxter能量转移至染料激发态单重态,再实现发光,从而实现了能量采集和发光过程的分离。在专利文献2揭示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彼此层叠的阳极、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及阴极,其特征在于,发光层的主体材料的三线态与单线态能级差小于0.15eV,且在所述主体材料中掺杂荧光染料,并且所述荧光染料的单线态能级低于主体材料的单线态能级,实现了高的效率和低的效率滚降以及更好的色纯度。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激发单重态和激发三重态能量差并不是材料具有TADF 性质的充分条件(参见非专利文献1)。因此,如何设计新一代OLED材料,实现高效率、低成本材料的开发仍是人们研究的重点。
专利文献1:CN102648268B
专利文献2:CN 102709485B
非专利文献1:Chem.Sci.,2016,7,3355-3363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得到高的发光效率,需要开发具有热活化延迟荧光性质的新材料,以实现高性能、低成本的荧光器件性能。进而,在电化学稳定性、耐热性、以及无定形稳定性等方面也需要进一步改良。
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热活化延迟荧光性质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其在有机电致发光领域的应用以及用其作为发光层材料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特定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通式 (1)表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鼎材科技有限公司;固安鼎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鼎材科技有限公司;固安鼎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219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