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灸针推进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21886.6 | 申请日: | 2018-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79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温淑珍;陈倩;卢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王锡洪 |
地址: | 266033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灸 推进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灸针推进器,包括针筒、推杆组件、套置在推杆组件下端的活塞,针筒下端有与针筒一体的锥形头,锥形头内设置有圆柱孔,针筒内可拆卸的安装有导向套,导向套由固定座和引针套组成,导向套中心设置有与针灸针适配的导针孔,引针套穿置在圆柱孔内,针筒上位于导向套处设置有出气孔,活塞与针筒内壁滑动配合连接,针灸针固定于推杆组件下端,针筒为透明材料制成,设计合理、方便握持、不需要用手对针做引导、能够方便更换针灸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指一种针灸针推进器。
背景技术
针灸疗法是传承千年的中医学宝贵遗产,有完备系统的理论,现代针灸施针以刺入操作手法分为插入法、捻入法;插入法:将针尖抵于腧穴皮肤,运用指力不加捻转及其他术式,直接刺入皮下;捻入法:多以捻转的幅度、频率和次数来分别补泻。以捻转幅度较小(180°左右)、频率较慢、次数较少者为补;以捻转幅度较大(360°以上)、频率较快、次数较多者为泻,参见子午补泻条; 针下得气后,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者为补法,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泻法,针对广泛的适应症,几乎没有副作用,医疗费用经济而效果快速显著,但是对于医师需要有长年积累的经验,不仅诊断需要经验而且手法也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积累过程,对于经验不够老道的医者而言需要经过一个积累过程的训练,因此使得针灸疗法即使在有经验的医师指导下明知针刺穴位仍然难以推广普及,若能够降低刺入的难度也可以实现针灸过程,因此而更加有利于针灸疗法的推广和大众化。
现在使用的针灸针细长很难捏持,在施术时,需要一手持针,一手做引导,对操作手法要求较高,凭经验对针做引导,同时也要凭借经验来判断进针的深度,这样就需要常年累月的练习,阻碍中医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针灸针推进器,本发明的推进器设计合理、方便握持、不需要用手对针做引导。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针灸针推进器,包括针筒、推杆组件、套置在推杆组件下端的活塞,针筒下端有与针筒一体的锥形头,锥形头内设置有圆柱孔,针筒内可拆卸的安装有导向套,导向套由固定座和引针套组成,导向套中心设置有与针灸针适配的导针孔,引针套穿置在圆柱孔内,针筒上位于导向套处设置有出气孔,活塞与针筒内壁滑动配合连接,针灸针固定于推杆组件下端,针筒为透明材料制成。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推杆组件包括推杆、芯管、回动弹簧与按压帽,推杆上端设置有捻搓部以及位于捻搓部下设置有第一指柄,推杆的杆体上设置有阻挡活塞向上推进的阻挡台,推杆中心制有贯通的柱状孔,柱状孔为二级孔,第一台阶孔内设置有回动弹簧与按压帽,芯管下端设置有能够开合的夹片且两个夹片的夹合面上各制有夹槽,芯管位于夹片后中心处设置有顶针孔,芯管的头部穿过推杆内的柱状孔、回动弹簧,与按压帽连接,回动弹簧在完全伸长状态下,夹片完全夹合;推杆下端连接有尖套,尖套下端制有锥台,锥台中心设有供针灸针通过的引针孔。
上述的针筒外表面设置有刻度。
上述的捻搓部设置有防滑纹路。
上述的针筒上端设置有第二指柄。
上述的针筒的外表面对设有捏持部,捏持部设置有防滑纹路。
上述的针筒下端连接有透明的支撑座,支撑座由支撑架和竖直设置于支撑架顶部的连接头组成,连接头的底部中心处设有供锥形头通过的通孔。
上述的支撑架为半球形,支撑架下端设置有一圈支撑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未经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218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边锯的滚轮调节装置
- 下一篇:一种紧凑型自动配药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