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21673.3 | 申请日: | 2018-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99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5 |
发明(设计)人: | 赵铁栓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卓士博液压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48/08 | 分类号: | F16H48/08;F16H48/38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江琴贤 |
地址: | 71011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动力 驱动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混合动力驱动方法,使用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包括差速器、动力输入装置和液压马达(1),所述差速器为两个,分别为差速器Ⅰ(3)和差速器Ⅱ(4),所述差速器Ⅰ(3)的动力输入轴Ⅰ(3-1)与动力输入装置相连,所述液压马达(1)和差速器Ⅱ(4)之间设有离合器(2),所述离合器(2)与差速器Ⅱ(4)的动力输入轴Ⅱ(4-5)相连,所述差速器Ⅱ(4)与差速器Ⅰ(3)通过齿轮相连;
所述差速器Ⅰ(3)包括动力输入轴Ⅰ(3-1)、行星架Ⅰ(3-2)、伞齿轮(3-3)、第一动力输出伞齿轮(3-4)、外齿轮Ⅰ(3-5)和动力输出轴Ⅰ(3-6),所述动力输入轴Ⅰ(3-1)连接行星架Ⅰ(3-2),所述行星架Ⅰ(3-2)连接伞齿轮(3-3)、第一动力输出伞齿轮(3-4)、动力输出轴Ⅰ(3-6),所述外齿轮Ⅰ(3-5)设于动力输出轴Ⅰ(3-6)上,所述动力输出轴Ⅰ(3-6)连接外部执行元件;
所述差速器Ⅱ(4)包括动力输入轴Ⅱ(4-5)、第二动力输出伞齿轮(4-2),行星架Ⅱ(4-3)、外齿轮Ⅱ(4-4)和动力输出轴Ⅱ(4-1),所述外齿轮Ⅱ(4-4)和差速器Ⅰ(3)的外齿轮Ⅰ(3-5)啮合,所述外齿轮Ⅱ(4-4)设于动力输入轴Ⅱ(4-5)上,所述动力输入轴Ⅱ(4-5)与行星架Ⅱ(4-3)连接,所述行星架Ⅱ(4-3)与第二动力输出伞齿轮(4-2)连接,所述第二动力输出伞齿轮(4-2)连接动力输出轴Ⅱ(4-1);
当需要1200-1500m/min的机械传动时,离合器(2)脱开,液压马达(1)动力不输出,动力输入轴Ⅰ(3-1)连接动力输入装置,机械动力通过动力输入轴Ⅰ(3-1)传递给差速器Ⅰ(3)的行星架Ⅰ(3-2),行星架Ⅰ(3-2)带动伞齿轮(3-3)、第一动力输出伞齿轮(3-4)和动力输出轴Ⅰ(3-6)转动,动力输出轴Ⅰ(3-6)作为输出端口输出动力给外部执行元件;
第一动力输出伞齿轮(3-4)带动外齿轮Ⅰ(3-5)转动,外齿轮Ⅰ(3-5)带动外齿轮Ⅱ(4-4),外齿轮Ⅱ(4-4)带动动力输入轴Ⅱ(4-5),进而驱动行星架Ⅱ(4-3)运转,行星架Ⅱ(4-3)带动第二动力输出伞齿轮(4-2)运转,通过动力输出轴Ⅱ(4-1)输出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需要1-2m/min的机械传动时,动力输入装置断开,离合器(2)啮合,液压马达(1)将动力输入,液压马达(1)驱动离合器(2),离合器(2)带动动力输入轴Ⅱ(4-5),驱动行星架Ⅱ(4-3)运转,行星架Ⅱ(4-3)带动第二动力输出伞齿轮(4-2)运转,通过动力输出轴Ⅱ(4-1)输出动力,同时动力输入轴Ⅱ(4-1)带动外齿轮Ⅱ(4-4),外齿轮Ⅱ(4-4)带动外齿轮Ⅰ(3-5),外齿轮Ⅰ(3-5)带动动力输入轴Ⅰ(3-1)转动输出动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Ⅰ(3)和差速器Ⅱ(4)的动力输出方向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马达(1)为定量马达或变量马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卓士博液压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卓士博液压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2167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摩擦式无级变速器
- 下一篇:一种分体式机械传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