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型风电机组惯量响应优化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21480.8 | 申请日: | 2018-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82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应有;杨靖;许国东;孙勇;李照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王利强 |
地址: | 310006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余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机组 惯量 响应 优化 控制 方法 | ||
一种大型风电机组惯量响应优化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检测得到发电机、电网频率、风速、桨距角;2)判断风电机组是否运行在变速阶段,是否进入惯量响应控制模式;3)如果是,存储进入该运行模式时刻的初始风速和初始发电机转速;4)对风速进行低通滤波;5)计算得到发电机最优目标控制转速;6)计算得到变速控制环输出的期望发电机转矩;7)计算得到实际输出的发电机期望转矩;8)发电机期望转矩输出给风电机组变流器控制发电机电磁力矩的控制;9)根据电网频率判断惯量响应控制模式是否退出,如果退出,发电机期望转矩以设定斜率恢复跟踪到发电机最优转矩。本发明有效解决惯量响应控制环与变速控制环之间的协调控制和平稳切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机组控制方法,尤其是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参与电网调频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全球风电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国家,截至2016年底,我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2337万千瓦,累计装机达1.68亿千瓦,均为世界第一。随着我国风电装机容量迅猛增加,风电装机容量占电力总装机容量的比重也越来越高,局部电网的风电装机容量甚至超过总容量的20%以上。高比例风电接入电力系统后的风电并网安全稳定运行形势日益严峻,这就要求风电从被动适应电网到主动支撑电网角色转变。
风电主动支撑电网最关键技术之一,就是要求大型风电机组具备惯量响应及一次调频控制能力。大型风电机组具有隐藏动能,主要储存在发电机、齿轮箱、叶轮。当利用该部分动能使大型风电机组的“隐藏惯量”得到体现后,变速风电机组将具备类似同步发电机的惯性响应能力,并在参与系统调频过程中减小频率变化率的最大值。通过控制大型风电机组的转子转速变化,并利用其转子动能得到风电机组的额外发电机功率,在大型风电机组变速控制环节附加一个与系统频率相关联的惯量响应控制环,可对原来的转速控制环节进行修正,使得风电机组可在较短的反应时间内调整其有功输出,即对系统频率具有了有效的响应。当系统频率保持在其额定值且不发生变化时,该附加的惯量响应控制环节将不起任何作用。而当频率发生变化时,惯量响应控制环节开始根据控制需求来动作。系统频率下降时,大型风电机组通过附加惯量响应控制环节来降低其转子转速,从而将部分转子动能转化为有功功率输入系统。反之,当系统频率升高时,大型风电机组通过提高转子转速来吸收部分电磁功率,并将转化所得的有功功率储存于风电机组的转子中,从而减少了有功功率的输出,即实现了风电机组参与系统调频的惯量响应控制。风电机组惯量响应控制实现公式为:
式中,ΔT为惯量响应控制环输出期望发电机转矩,Kg为惯量响应控制系数,f为电网频率,t为时间。
风电机组变速控制环实现功能就是,在额定风速以下时,当风速发生变化时,通过调整发电机转矩来控制发电机转速,使风电机组始终处于最佳尖速比运行,实现最大风能捕获,具体实现公式为:
式中,ΔT为变速控制环输出期望发电机转矩,kopt为最优增益系数,ωg为发电机转速。
因此,发电机实际输出的期望转矩为:
Tgd=ΔT+Topt (3)
由于附加的惯量响应控制环和变速控制环控制对象都是控制发电机转速。因此,在风电机组惯量响应控制过程,发电机转速ωg运行轨迹会偏离最优转速控制曲线,然后,再用公式(2)计算得到变速控制环输出期望发电机转矩是严重失真的,无法实现预期的控制效果,因此如何解决惯量响应控制环与变速控制环之间的协调和切换,是风电机组实现惯量响应控制关键难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已有风电机组惯量响应控制方式的变速控制环输出期望发电机转矩严重失真、控制效果较差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效解决的变速控制环输出期望发电机转矩严重失真问题、控制效果较好的大型风电机组惯量响应优化控制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214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