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品热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20775.3 | 申请日: | 2018-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64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宋双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冶赛迪上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9/12 | 分类号: | F27B9/12;F27B9/26;F27B9/36;F27B9/40;F27B9/3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尹丽云 |
地址: | 400013***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度环境 恒定 热处理工艺 热处理 焙烧 降温过程 不均匀 预热 冷极 保温 冷却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品热处理工艺,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产品出现裂纹,密度不均匀以及热处理的效率低的问题。包括如下步骤:S1,将制品置于第一温度环境中,对制品进行预热;S2,将所述制品置于第二温度环境中,对制品进行焙烧或保温;S3,将所述制品置于第三温度环境中,对制品进行冷却;所述第一温度环境和/或第三温度环境为恒定温度,所述第二温度环境为恒定温度,且所述第二温度环境的温度高于所述第一温度环境和第三温度环境的温度。使得制品在升温和降温过程中有过渡,避免了极冷极热的情况,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处理,特别是涉及一种制品热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对耐热砖以及对金属进行热处理时,往往存在极冷极热的加热特点,导致产品出现裂纹,产生质量问题,同时热处理的效率较低,均是通过单个零件或者一组零件进行热处理,不能实现连续不停机生产,影响生产效率。
目前,公知的电热处理窑是间歇式的,即:需要加热处理的制品首先通过人工或者半人工将干燥车推入窑内,然后按照升温曲线进行加热、焙烧、冷却过程,再人工将成品干燥车推出来,送入成品库。但是这种间歇式热处理窑产量小,高温窑要靠自然冷却,热工制度调整频繁,热效率低,主要人工操作,自动化水平低,劳动强度大,环境污染严重,产品质量不高。为了节能减排,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等,本发明旨在实现这一目标。
同时现有的热处理中,温度控制不够精确,容易出现极冷和极热的情况,导致制品出现裂纹,内部结构密度不均匀,成品合格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品热处理工艺,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产品出现裂纹,密度不均匀以及热处理的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品热处理工艺,
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制品置于第一温度环境中,对制品进行预热;
S2,将所述制品置于第二温度环境中,对制品进行焙烧或保温;
S3,将所述制品置于第三温度环境中,对制品进行冷却;
所述第一温度环境和/或第三温度环境为恒定温度,所述第二温度环境为恒定温度,且所述第二温度环境的温度高于所述第一温度环境和第三温度环境的温度。
使得制品在升温和降温过程中有过渡,避免了极冷极热的情况,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制品的材质为制造耐火砖的耐火材料或者金属。
进一步的,所述制品为镁碳制品,所述第一温度环境和所述第三温度环境的温度大于20℃且小于250℃,所述第二温度环境的温度为250℃,所述镁碳制品在第一温度环境、第二温度环境和第三温度环境下放置的时间相等且均为24H-48H。
适用于镁碳制品,且所述镁碳制品在第一温度环境、第二温度环境和第三温度环境下放置的时间相等,可以实现在一条线上同步输送的多个制品依次进行S1、S2、S3三个步骤,且保证各个制品之间的温度处理过程均保持较高的一致性,且有利于实现连续输送提高生产的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S1、S2和S3在焙烧窖中进行,所述焙烧窖包括:
窖体,
加热系统,所述加热系统位于所述窖体内,所述加热系统包括预热段、焙烧段和冷却段,所述预热段内为第一温度环境,所述焙烧段内为第二温度环境,所述冷却段内为第二温度环境;
输送系统,所述输送系统用于将至少一个制品从所述窖体的进口送入所述窖体内,并依次经所述预热段、焙烧段和冷却段后送至所述窖体的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冶赛迪上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冶赛迪上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207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