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河底污泥现场处理再利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020553.1 | 申请日: | 2018-0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296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 发明(设计)人: | 孙长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光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B3/00 | 分类号: | E02B3/00;E02B3/02;E02B3/14;C02F11/122;C02F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6 | 代理人: | 李韵 |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污泥 河底污泥 卡装 现场处理 再利用 盖板 重金属 块体 腔体 凸条 堆砌 打捞设备 搅拌设备 就地处理 内壁上部 氢氧化钙 脱水处理 脱水设备 污泥脱水 专用药剂 阻燃树脂 稳定化 无害化 粘土状 中空的 资源化 灌装 装入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河底污泥现场处理再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污泥获取:采用污泥打捞设备获取河底污泥;污泥脱水:采用脱水设备对污泥进行脱水处理,使污泥中水含量在20%‑30%之间;降低重金属含量:按照污泥总重量的10%‑50%加入氢氧化钙和降低重金属含量专用药剂;粉碎搅拌:采用粉碎搅拌设备,对污泥进行粉碎搅拌处理,制成粘土状;灌装制成驳岸块:将粉碎搅拌后的污泥灌装入中空的驳岸块内,驳岸块由阻燃树脂制成;堆砌驳岸块:将驳岸块堆砌成驳岸墙。所述驳岸块包括块体和盖板,块体上设有腔体,腔体的四个内壁上部均设有卡装凸条,所述盖板上的设有与卡装凸条卡装的卡勾。本发明实现了污泥的就地处理利用,同时实现了污泥的无害化、稳定化和资源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河底污泥现场处理再利用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污水处理量也明显的增大。现在我国通行的污水处理技术是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及物理化学方法,将大量污水中的污染物质转移到剩余污泥中,实质是污染物的相转移。那么产生的大量污泥的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就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如何将产量大、成分复杂的污泥,使其无害化、稳定化和资源化,已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环境界广泛关注的课题之一。污水污泥的处置工作做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泥抽取后现场利用再处理,实现了无害化、稳定化和资源化的河底污泥现场处理再利用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河底污泥现场处理再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种河底污泥现场处理再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污泥获取:采用污泥打捞设备获取河底污泥;
b、污泥脱水:采用脱水设备对污泥进行脱水处理,使污泥中水含量在20%-30%之间;
c、降低重金属含量:按照污泥总重量的10%-50%加入氢氧化钙和降低重金属含量专用药剂;
d、粉碎搅拌:采用粉碎搅拌设备,对污泥进行粉碎搅拌处理,制成粘土状;
e、灌装制成驳岸块:将粉碎搅拌后的污泥灌装入中空的驳岸块内,驳岸块由阻燃树脂制成;
f、堆砌驳岸块:将驳岸块堆砌成驳岸墙。
所述驳岸块包括块体和盖板,块体上设有腔体,腔体的四个内壁上部均设有卡装凸条,所述盖板上的设有与卡装凸条卡装的卡勾。
所述污泥打捞设备为挖掘机或者污泥抽吸机。
所述脱水设备为污泥压滤机。
所述降低重金属含量专用药剂为含氨的碳酸盐溶液。
本发明通过对污泥的获取,进行脱水处理,降低污泥内的重金属含量,再对污泥内的杂物进行粉碎搅拌处理,形成粘土状,再灌装入驳岸块内。在现场对污泥进行处理,并且再利用,驳岸块再堆砌成驳岸墙,巩固堤岸用。实现了污泥的就地处理利用,同时实现了污泥的无害化、稳定化和资源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驳岸块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给出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一种河底污泥现场处理再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污泥获取:采用污泥打捞设备获取河底污泥;污泥打捞设备可以为挖掘机或者污泥抽吸机均可。采用挖掘机进行挖掘时,可以分拣出污泥内的大块杂物,比如砖块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光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光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205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利管道结构
- 下一篇:一种能抵抗强风暴潮的海岸碧道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