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井用DKPE双壁波纹滤水管的下管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20327.3 | 申请日: | 2018-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41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王阳;任汉峰;李卫平;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地矿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10 | 分类号: | E02D1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罗焕清 |
地址: | 102213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井 dkpe 波纹 水管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井用DKPE双壁波纹滤水管的下管工艺,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如下步骤:a、先准备降水井用DKPE双壁波纹滤水管,其包括多节相互连接的PE双壁波纹管主体、以及设于PE双壁波纹管主体上的多个滤水孔;b、将该DKPE双壁波纹滤水管竖向下放于已打完的钻孔中;b1、将第一节DKPE双壁波纹滤水管的封闭端向下插入钻孔中;b2、对接已下放的DKPE双壁波纹滤水管与未下放的DKPE双壁波纹滤水管。由于PE双壁波纹管主体质量轻,且加强管壁中空,受到降水井内水的浮力后会浮于水面,只需要1‑3个人将PE双壁波纹管主体即可控制,不需要使用一些大型的机械设备或其他设备去维持其稳定性,控制的时候更加的容易,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并降低了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降水井、农田灌溉的地下水供水井等水井的滤水管的施工工艺,特别涉及一种水井用DKPE双壁波纹滤水管的下管工艺。
背景技术
管井降水是在结构周围每隔一定距离布置一个单独工作的管井,地下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入井中,每个管井下入一台抽水设备不间断的抽取地下水,从而降低地下水位的一种降水方法。
管井施工主要采用反复循环钻进工艺,其施工流程为:施工准备→钻机就位→成孔→替浆→下井管(下管)→填滤料→洗井→做井室→埋设排水管线→下泵抽水。
传统管井施工的下管过程主要使用无砂水泥井管,由于其自重较大,随着在井内下入深度增加,井管不好控制;并且由于无砂水泥井管本身强度较弱,在运输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有磕碰,容易产生裂缝,下管过程中需要人花较多的精力,以免井管与降水井产生磕碰使得裂缝扩大,井管破碎,造成下管失败。
为了对井管在下管过程中进行更好的控制,公告号为CN20312965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降水井施工操作平台,在下管工程中通过该平台实现在下管过程中对井管的更好的控制,同时对井管进行有效保护,以避免施工过程中对井管的碰撞和冲击,防止下管失败。公告号为CN20666727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降水井钢套管装置,其通过在井管外设置钢套管,并通过钢套管与压拔机配合使用,在下管过程中实现对井管的进一步控制。
现有技术中都需要通过一些机械设备,才能够实现在井管的下管过程中对井管的有效的控制,但这些机械设备的生产、使用以及维护无形中增加了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较大的增加了施工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井用DKPE双壁波纹滤水管的下管工艺,其本身强度高、自重小、渗水性能好,下管过程中在实现对井管的有效的控制的同时,对其它机械设备的依赖性很小,通过人工的方式即可实现,大大的降低了施工成本。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水井用DKPE双壁波纹滤水管的下管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a、在下管前,先准备降水井用DKPE双壁波纹滤水管,其包括多节相互连接的PE双壁波纹管主体、以及设于PE双壁波纹管主体上的多个滤水孔;
b、下管,将该DKPE双壁波纹滤水管竖向下放于已打完的钻孔中;
b1、将第一节DKPE双壁波纹滤水管的封闭端向下插入钻孔中;
b2、对接已下放的DKPE双壁波纹滤水管与未下放的DKPE双壁波纹滤水管,对接完成后继续下放DKPE双壁波纹滤水管,完成下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PE双壁波纹管主体质量轻,强度高,受到降水井内水的浮力后会浮于水面,只需要1-3个人将PE双壁波纹管主体扶稳,并向下按压PE双壁波纹管主体即可;同时在下管的过程中,不需要使用一些大型的机械设备或其他设备去维持其稳定性,控制的时候更加的容易,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并降低了劳动强度。
优选地,步骤a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地矿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地矿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203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