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浆料搅拌和卸料的搅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19525.8 | 申请日: | 2018-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3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斐斐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斐斐 |
主分类号: | B01F15/00 | 分类号: | B01F15/00;B01F9/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浆料 搅拌 卸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浆料搅拌和卸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浆料搅拌和卸料的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浆料是一种具有一般胶体性质的有机物质,在水中能溶解或膨胀,成为黏稠而富有可塑性的糨糊,可作为将染料及其他化学药品带上织物的传递剂,待印花固色完毕,最后即被洗除,浆料本身并不参与印花中一连串的化学反应,而仅起媒介介质作用,浆料应完全均匀一致,不能有粗大颗粒的未溶物质或纱头、绒毛等,更不能有硬性砂粒或金属碎屑留在浆中,所以,上印前应先预过滤和加速搅拌。
当前的浆料搅拌装置将浆料搅拌后,不能将浆料自动卸入储料柜内,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从而使得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增长,降低了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于浆料搅拌和卸料的搅拌装置,解决了当前的浆料搅拌装置将浆料搅拌后,不能将浆料自动卸入储料柜内,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从而使得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增长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浆料搅拌和卸料的搅拌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与储料柜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与第一固定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的顶端与第一电机机身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通过皮带与从动轮传动连接,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与第一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左侧面卡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表面套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表面卡接有从动轮,所述第一转轴的右端与壳体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与第二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右侧面卡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内表面套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左端与壳体的右侧面固定连接,且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上表面与第三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板的下表面与两个电动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底端与第四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板的下表面与两个第二固定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两个第二固定杆的相对面与第一电机机身的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的内表面套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四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的内表面套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表面卡接有若干个搅拌杆。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上表面开设有开关。
优选的,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与开关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开关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电动推杆的输入端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长度为储料柜长度的四分之三,且壳体位于储料柜的正上方。
优选的,所述第三固定板的长度为底座长度的三分之二,且第四固定板的长度为第三固定板长度的二分之一。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下表面与支撑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腿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支撑腿分别位于底座下表面的四角处。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于浆料搅拌和卸料的搅拌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便于浆料搅拌和卸料的搅拌装置,通过第一电机、主动轮、从动轮、第一转轴、第一轴承、第二转轴、第二轴承、第二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轴承、第三轴承、电动推杆和搅拌杆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电动推杆伸长,使得搅拌杆下降至壳体内,使得第二电机工作,使得第二电机带动第一齿轮转动,使得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从而使得第二齿轮带动第三转轴绕着第三轴承转动,从而使得第三转轴带动搅拌杆转动对浆料进行搅拌,当搅拌结束后,使得电动推杆缩短,使得搅拌杆离开壳体,当第一电机工作时,主动轮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转动,使得从动轮带动第一转轴绕着第一轴承转动,使得第一转轴带动壳体转动,使得壳体内的被搅拌后的浆料卸入储料柜内,从而减小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从而使得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减少,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2)、该便于浆料搅拌和卸料的搅拌装置,通过设置四个支撑腿,使得底座的固定更加稳固,且本发明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斐斐,未经张斐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95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