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压除鳞箱内衬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017379.5 | 申请日: | 2018-0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40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 发明(设计)人: | 吴真权;胡凤洋;沈思刚;李华明;奚昌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B45/08 | 分类号: | B21B45/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集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4 | 代理人: | 周成 |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内衬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除鳞箱内衬板,通过对内衬板内侧面形状进行分段设计,并设置了相应的两个倒角过渡区,从而能够有效避免板坯边角与内衬板发生摩擦而受损,改善了热轧带钢边部质量,提高了热轧产品竞争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材的修复技术,更具体地是指一种高压除鳞箱内衬板。
背景技术
请参照图1,热轧产线工艺流程大致有加热炉1、粗轧2、精轧3、层冷4、卷取5等五道工序。粗轧区域工艺流程如下:210~250mm厚度连铸板坯经过热轧加热炉加热到1200度左右,通过1#高压水除鳞箱6除鳞后,进入粗轧第一个机架7a轧制一道次,之后在粗轧第二个机架7b进行轧制五道次,最后经过粗轧第三和第四机架7c、7d各一道次,最终轧成厚度在36-65mm范围的中间坯,同时根据带钢成品不同宽度目标值,完成板坯减宽。
请参见图2,1#高压除鳞箱用于除去附着在热坯上下表面的氧化铁皮。除鳞箱位安装于除鳞辊道11上,内部两侧均设有内衬板12。除鳞箱盖13可以打开进行内部检查作业。高压除鳞箱包括两对除鳞集管,并且每对集管可以单独也可以同时喷射高压水。为了尽量减少冲出除鳞箱的水,并防止两对集管之间的干扰,除鳞箱在除鳞箱入口和出口设置了挡水装置15。
请参见图3,在热轧实际生产过程中,发现带钢边部有时存在边部擦伤类质量缺陷,主要分布在带钢两侧边部20~60mm,程度不一,影响热轧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为此,经过了多次缺陷验证试验,通过多次打开除鳞箱,对除鳞箱内衬板表面检查和测量,发现衬板和板坯16上下表的边角部接触的地方磨损最为严重。这是由于在热轧生产过程中,板坯从加热炉抽出,由于抽钢位置精度不准或板坯运输辊道跑偏,板坯上下表的边角部经过除鳞箱时,会与内衬板之间发生不均匀摩擦,导致板坯边角部位置受损,从而在后续轧制过程中产生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高压除鳞箱内衬板,能够有效避免板坯边角损伤导致的带钢边部质量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压除鳞箱内衬板,内衬板内侧面设计为上、中、下三段平面及上、中段平面之间的上倒角过渡区和中、下段平面之间的下倒角过渡区,其中,中段平面高度A、下倒角过渡区的半径R1、上倒角过渡区的半径R2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式中A为中段平面高度,单位为mm;
Ti为连铸工序所浇铸不同板坯厚度;
Ni为连铸工序所浇铸不同厚度板坯对应的块数;
K0为板坯加热后厚度经验系数;
式中Xj为下倒角过渡区的下机衬板磨损量测量值;
Mj为测量磨损的下机衬板套数;
K1为下倒角过渡区的经验系数;
式中Yj为上倒角过渡区的下机衬板磨损量测量值;
Mj为测量磨损的下机衬板套数;
K2为上倒角过渡区的经验系数。
所述的中段平面高度A的下端起始位置由除鳞箱内辊道表面基准相对位置增加高度A’获得,A’的取值范围为5~20mm。
所述的n的取值范围为1~6。
所述的K0的取值范围为1.03~1.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73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