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耳鼻喉手术头位调节固定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17205.9 | 申请日: | 2018-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7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军 |
主分类号: | A61G15/04 | 分类号: | A61G15/04;A61G1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4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耳鼻喉 手术 调节 固定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耳鼻喉手术头位调节固定装置,包括底座,升降液压缸装置上端装有座椅,座椅后端铰接靠背板,靠背板上端背面装有连接座,连接座通过花键轴槽连接头部调整装置,头部调整装置包括与花键轴槽匹配的花键轴,花键轴连接第二变速箱,第二变速箱固定在固定板上,固定板连接支撑板,支撑板上装有电动推杆,固定座上装有枕槽,枕槽两端设置有限位滑槽,限位滑槽内装有第二螺纹杆,枕槽两端的限位滑槽内分别设置有第二螺纹滑块,第二螺纹滑块上端连接活动夹紧架,本发明结构稳定,运行稳定,使用方便,能够实现耳鼻咽手术治疗时的头部固定和位置调节功能,能够实现同步的转动和升降功能,控制稳定,使用便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是一种耳鼻喉手术头位调节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耳鼻咽喉科”是诊断治疗耳、鼻、咽、喉、及其相关头颈区域的外科学科。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医学各科相互渗透和促进,拓展了耳鼻咽喉科的范畴,耳显微外科,耳神经外科,侧颅底外科,听力学及平衡科学,鼻内镜外科,鼻神经外科(鼻颅底外科),头颈外科,喉显微外科,嗓音与言语疾病科,小儿耳鼻咽喉科等的出现,大大丰富了耳鼻咽喉科的内容。
耳鼻咽喉科原名“五官科”,后经历卫生部改革之后正式命名为“耳鼻咽喉科”耳鼻咽喉科疾病的分类主要从耳朵、鼻子、咽喉这几个部位常发生的一些疾病来分。常见的耳鼻咽喉科疾病主要有:耳部疾病:中耳炎、耳鸣、外耳炎、耳聋、鼓膜穿孔、鼓膜修补、听力障碍;鼻部疾病:急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过敏鼻炎、鼻部整形;咽喉疾病:喉炎、咽喉炎、急性咽喉炎、慢性咽炎、腺样体肥大、扁桃体炎、鼾症(打呼噜)声带息肉、声带息肉、急性咽炎以上为耳鼻咽喉科疾病分类中比较常见的病症,除这些之外,耳鼻咽喉科还有慢性中耳炎、鼻中隔偏曲等等,以上分类参考耳鼻咽喉科网。耳部常见疾病:神经性耳聋、耳聋、耳鸣、外耳道炎、鼓膜穿孔、耳膜穿孔、耳硬化症、晕动病、爆震性聋、中耳炎专题、梅尼埃病(美尼尔症)、耳廓假性囊肿、先天性耳前瘘管、外耳道真菌病。耳部其它疾病:阿斯匹林不耐受三联症、中耳癌、颞骨骨折、耳廓外伤、先生性耳前瘘管、外耳道炎及疖、耳廓软骨膜炎、耵聍栓塞 大疱性鼓膜炎、聋哑症、鼓膜外伤、耳源性脑积水、间断脉冲噪音损伤、急性化脓性乳突炎、鳃裂瘘管、潜水性内耳损伤、前庭神经炎、颞骨岩部炎等。鼻部常见检查:酒糟鼻(酒渣鼻)、鼻硬结病、鼻前庭炎、鼻炎、鼻咽炎、鼻甲肥大、鼻息肉、慢性上颌窦炎、慢性蝶窦炎、慢性筛窦炎、慢性额窦炎、鼻中隔血肿、鼻中隔脓肿、鼻中隔溃疡、咽肌麻痹、咽角化症、咽囊炎、咽旁脓肿、咽血管畸形、茎突综合征等。耳鼻咽喉相关常见疾病:睡眠呼吸综合暂停症(鼾症·打呼噜)、支气管炎、哮喘、头痛、眩晕症、失眠症、面神经疼。
现在耳鼻喉科的在进行检查或者治疗时,需要对患者头部进行固定,但是现在这类装置结构单一,功能单一,不能满足现在的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鼻喉手术头位调节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军,未经李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72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