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体易爆品包装箱内环境监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16867.4 | 申请日: | 2018-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18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严如强;沈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飞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易爆品 环境监测模块 环境监测系统 主控单元 无线通讯方式 连接传感器 布线方式 采集单元 存储单元 供电单元 环境参数 环境信息 控制设备 时钟单元 实时发送 通讯单元 有效解决 运输条件 下密封 贮存 仓库 档案 记录 维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体易爆品包装箱内环境监测系统,包装箱内环境监测模块,包装箱内环境监测模块用于记录和获取固态易爆品在贮存和运输条件下密封箱内部环境参数,并通过有线或无线通讯方式实时发送至控制设备,以便维护人员建立该固态易爆品环境信息档案;环境监测模块包括主控单元,主控单元连接传感器采集单元、通讯单元、存储单元、时钟单元和供电单元。本发明的系统能够有效解决有线布线方式下产生的适应性查、浪费仓库资源的问题。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自动化监控仪器领域,尤其是一种固态易爆品密封箱内环 境监测系统。
二、背景技术
外界环境参数变化是固态易爆品发生事故的最主要原因,因此其贮存环境 要求也极为严苛,固态易爆品必须设立符合标准的专用仓库存储,并设置相应 的监测,通风,防晒,防毒,调温,防火,防爆,泄压,防潮,防腐等安全措 施。目前的固态易爆品贮存仓库大多采用搭建防护基础设施,其与固态易爆品 的设定存放位置和布局有关,一旦后者发生改变,防护效果和便捷性则不能达 到最佳,且更改防护基础设施的成本较大。尤其在环境参数监测方面,往往是 仅对仓库大环境的监测,缺乏对每个固态易爆品密封箱的单独监测,一旦某个 易爆品发生泄漏或其它危险情况,排查较为费时且反应滞后。
虽然之前针对单个固态易爆品密封箱的环境监测系统也有应用,但均采用 有线布线方式,即仓库中一根线路对应一个固态易爆品密封箱,这种方式的缺 陷是,仓库布线一旦确定,固态易爆品密封箱的存放地点即固定,不能随意变 更存放地点,且必须预留足够多的布线量以确保满足固态易爆品密封箱的增减 需求,较为浪费仓库资源。
此外,在固态易爆品运输时,上述仓库防护基础设施均不能得到应用,且 由于运输过程中的发生的颠簸与振动,以及运输环境的不确定性,固态易爆品 发生危险的可能性更大,一旦危险发生也无法及时通知驾驶人员,最终带来不 可估量的生命和经济损失。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体易爆品包装箱内环境监测系统及一种固体易爆品包 装箱内环境监测系统,能够有效解决有线布线方式下产生的适应性查、浪费仓 库资源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固体易爆品包装箱内环境监测系统,包括: 包装箱内环境监测模块,包装箱内环境监测模块用于记录和获取固态易爆品在 贮存和运输条件下密封箱内部环境参数,并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实时发送至控 制设备;环境监测模块包括主控单元,主控单元连接传感器采集单元、通讯单 元、时钟单元和供电单元。
优选地,传感器采集单元包括温湿度采集模块和内外压力采集模块。
优选地,传感器单元还包括加速度采集模块。
优选地,环境监测模块的通讯单元通过网关与数据采集计算机通讯或与手 持机通讯。
优选地,环境监测模块设有独立的无线收发模块且各自节点地址不同,无 线收发模块同时与无线网关通讯,无线网关收集无线收发模块发送的信息,并 发送给数据采集计算机,数据采集计算机能够通过无线收发模块的不同节点地 址识别不同环境监测系统发送的信息,同时数据采集计算机通过节点地址利用 无线网关给环境监测系统发送控制指令。
优选地,环境监测模块与手持机点对点单独通讯,通讯前手持机通过绑定 环境监测系统上无线收发模块节点地址绑定对应的环境监测系统,通讯时,环 境监测系统直接向手持机发送解析数据,手持机直接向对应的环境监测系统发 送控制指令。
优选地,加速度采集模块检测包装箱的工作状态,包装箱处于贮存状态时, 传感器采集单元开启采集,且无线通讯处于收发状态,环境监测模块主动向控 制设备发送定时采集数据;包装箱处于运输状态时,传感器采集单元关闭,且 无线通讯处于静默状态,环境监测模块不主动向控制设备发送定时采集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飞,未经沈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68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