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叶菌唑、苯并烯氟菌唑和吡唑醚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16437.2 | 申请日: | 2018-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07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蒋守华;陈香华;孙苏阳;周刚;郭小山;秦进华;赵桂东;李茹;熊战之;王宏宝;王磊明;汪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N47/24 | 分类号: | A01N47/24;A01N43/653;A01N43/56;A01P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名华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53 | 代理人: | 李中强 |
地址: | 22300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叶菌唑 烯氟菌唑 吡唑 醚菌酯 杀菌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杀菌剂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含叶菌唑、苯并烯氟菌唑和吡唑醚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叶菌唑(Metconazole),又叫羟菌唑,化学名称:5-(4-氯苯基)-2,2-二甲基-1-(1,2,4-三唑-1-基甲基)-环戊醇,通过抑制或干扰菌体附着胞及吸器的发育、菌丝和孢子的形成,还可致使膜渗漏加剧,从而降低病原菌致病力。叶菌唑是一种高效、广谱、内吸性的三唑类杀菌剂,具有保护、治疗、铲除作用,因而被广泛用于由子囊菌、担子菌等真菌引起的多种病害的防治。
苯并烯氟菌唑属于吡唑酰胺类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对小麦叶枯病、花生黑斑病、小麦全蚀病及小麦基腐病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尤其对小麦白粉病、玉米小斑病及灰霉病有特效,且可以与多种杀菌剂复配,无交互抗性。
吡唑醚菌酯是一种为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即通过在细胞色素合成中阻止电子转移。具有保护、治疗、叶片渗透传导作用。吡唑醚菌酯乳油经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对黄瓜白粉病、霜霉病和香蕉黑星病、叶斑病、菌核病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在农业生产的实际过程中,防治病害最容易产生的问题是病菌抗药性的产生。病菌对药剂抗性的产生,会加大病菌的防治难度,进而会增大药剂的用量和喷药次数。喷药次数的增加不仅提高了劳动强度,增加防治成本。而且会导致药剂在环境中的残留量增多,给环境造成污染。而将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活性成分进行复配,是延缓病菌产生抗药性最常用的方法,并且根据实际生产应用中的效果来看,将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活性成分进行混配,不仅能延缓病菌抗性的产生,而且还可以提高防治效果,从而大大降低农药的实际使用量,减少环境的压力,从推广方面讲,会降低农药的使用成本,方便推广。经过发明人研究,发现将叶菌唑、苯并烯氟菌唑和吡唑醚菌酯复配后能产生很好的增效作用,并且关于叶菌唑、苯并烯氟菌唑和吡唑醚菌酯复配还没有相关的报道。经进一步研究,完成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增效效果好、便于推广的杀菌组合物。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含叶菌唑、苯并烯氟菌唑和吡唑醚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叶菌唑、苯并烯氟菌唑和吡唑醚菌酯的重量比为:1-64:1-64:1-32,优选的为1-32:1-32:1-16,进一步优选为1-16:1-16:1-8,组合物中有效成分的总含量为1-85%,优选20-75%。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按照常规的方法制备成方便使用的任意剂型,例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可湿性粉剂、微乳剂、水乳剂、乳油等。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小麦锈病、小麦白粉病、水稻纹枯病、水稻稻瘟病、水稻恶苗病等防治谱内的真菌性病害。
本发明的组合物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组合物各成分之间无拮抗作用,增效效果明显;
2、本发明的组合物扩大了杀菌谱,杀菌效果优于单剂;
3、本发明的组合物使用量少,成本低,易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中的百分比均为重量比,有效成分的原药均为市购,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1、制剂实施例
实施例1、66%叶菌唑·苯并烯氟菌唑·吡唑醚菌酯可湿性粉剂
叶菌唑1%,苯并烯氟菌唑64%,吡唑醚菌酯1%,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0%,烷基苯磺酸钙盐2%,硅藻土补足至100%。
实施例2、28%叶菌唑·苯并烯氟菌唑·吡唑醚菌酯悬浮剂
叶菌唑4%,苯并烯氟菌唑8%,吡唑醚菌酯16%,脂肪酸聚氧乙烯酯11%,十二烷基苯磺酸钠5%,黄原胶1%,乙二醇1%,水补足至100%。
实施例3、30%叶菌唑·苯并烯氟菌唑·吡唑醚菌酯水乳剂
叶菌唑10%,苯并烯氟菌唑10%,吡唑醚菌酯10%,十二烷基硫酸钠16%,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丙二醇1%,黄原胶1%,水补足100%。
实施例4、48%叶菌唑·苯并烯氟菌唑·吡唑醚菌酯水分散粒剂
叶菌唑32%,苯并烯氟菌唑8%,吡唑醚菌酯8%,木质素磺酸钠10%,聚羧酸盐5%,白碳黑1%,丙二醇1%,硅藻土加至100%重量份。
实施例5、42.5%的叶菌唑·苯并烯氟菌唑·吡唑醚菌酯微乳剂
叶菌唑32%,苯并烯氟菌唑0.5%,吡唑醚菌酯10%,脂肪醇硫酸盐7%,油酸甲酯11%,乙二醇3%,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11%,水补足至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未经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64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