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拔桩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016385.9 | 申请日: | 2018-0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41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 发明(设计)人: | 贾羽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庐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9/02 | 分类号: | E02D9/02 |
| 代理公司: | 郑州博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37 | 代理人: | 伍俊慧 |
| 地址: | 231200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拔桩器 | ||
本发明涉及拔桩器,有效解决现有拔桩机结构较大,成本较高且拔桩效率低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一个第一平板,第一平板的下端面上有第一固定杆,第一平板上贯穿有连接杆,连接杆上方有抱紧装置,第一平板上有固定板,固定板上有压动装置,压杆的下方有两个套筒,套筒内有卡紧块;本发明构思新颖,结构巧妙,实用性强,能达到用较小的力并可多次拔出木桩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拔出装置,特别是拔桩器。
背景技术
在抗洪时,经常会在决堤口插入木桩,放上沙袋。而洪水过后,木桩的回收却成了一个难题;为了解决此问题,现在多采用大型起重机械,将木桩牵引后拔起;但由于地形地貌等原因,大型机械往往无法进入现场,或难以平稳支撑,使得大型起重机械无法施展工作,并且难以保证木桩的完整性,因此,如何快捷的回收木桩,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便携式拔桩器,可有效解决现有拔桩机结构较大,成本较高且拔桩效率低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一个水平状且中心开设有通孔的第一平板,第一平板的下端面上均布有多个竖直的第一固定杆,第一平板上贯穿有两个左右对称且竖直放置的连接杆,连接杆的两端均位于第一平板的外侧,连接杆的上端有一个水平放置的压紧块,压紧块内有一个上大下小的锥形腔,锥形腔贯穿压紧块,压紧块内设有多个抱紧块,抱紧块外缘面为可与压紧块的锥形腔相贴合的斜面,多个抱紧块的内缘面组成一个上下贯通的腔体结构,第一平板的下端面上有两个左右对称的固定板,固定板位于连接杆的外侧,每个固定板上均铰接有一个水平放置的压杆,压杆的外端位于固定板的外侧,压杆的内端与连接杆组成一个压杆外侧向下转动时使连接杆向上移动的结构;
所述的连接杆的上端与压紧块固定连接,压紧块与抱紧块为分离结构,或连接杆的上端与压紧块为分离状态,压杆在固定板上的铰接位置在竖直方向上可上下调节;
压杆的下方有一个水平放置且中心开设有通孔的第二平板,第二平板的上端面上固定安装有一个竖直放置的第一套筒,第一套筒的轴线与通孔的轴线重合,第一套筒上贯穿有数个水平放置且可在第一套筒上左右移动的导向杆,导向杆的轴线在同一水平面上,导向杆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套筒的内外两侧,每个导向杆的内端均安装有一个卡紧块,多个卡紧块的內缘面可组成一个上下贯通的腔体结构,第一套筒的外侧有一个与第一套筒轴线重合且可绕轴线转动并可复位的第二套筒,第一套筒的外侧壁与第二套筒的内侧壁之间有一定距离,导向杆的外端与第二套筒的内侧面接触,第二套筒转动可推动导向杆向内运动,第二平板上安装有第二套筒转动一定角度可固定第二套筒位置的固定结构,连接杆的下端安装有绳索,绳索向上运动可使固定结构松开第二套筒;
本发明构思新颖,结构巧妙,实用性强,能达到用较小的力并可多次拔出木桩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作状态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平板与第一固定杆装配的左视图。
图3为本发明连接杆下端为球状凸起时的主视剖面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压杆上设有水平通槽时与连接杆装配的主视剖面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抱紧块抱紧木桩时的主视剖面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套筒通过棘齿条固定位置的主视剖面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二套筒通过棘齿条固定位置的俯视剖面图。
图8为本发明第二套筒通过定位槽固定位置的主视剖面图。
图9为本发明第二套筒通过定位槽固定位置的俯视剖面图。
图10为本发明抱紧块的三维结构图。
图11为本发明卡紧块与圆形木桩抱紧时的俯视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庐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庐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63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