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尾撑式共轴倾转旋翼无人机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16234.3 | 申请日: | 2018-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8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曾丽芳;邵雪明;叶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27/10 | 分类号: | B64C27/10;B64C27/26;B64C27/52;B64C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傅朝栋;张法高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翼 垂尾 旋翼轴 机身 桨毂 机翼 机翼主梁 尾翼 共轴 倾转 旋转方向相反 飞行器领域 环境适应性 转动自由度 俯仰 高速性能 航向操纵 夹角变化 水平安装 方向舵 共轴式 升降舵 重量轻 副翼 固联 桨叶 巡航 | ||
1.一种双尾撑式共轴倾转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旋翼(1)、桨毂(2)、机翼(3)、机身(4)、尾撑(5)、尾翼和旋翼轴(12),所述的桨毂(2)通过旋翼轴(12)安装在机身(4)的头部,所述的旋翼(1)安装于桨毂(2)上;旋翼(1)为共轴式的上下旋翼,上下旋翼分别有若干片桨叶,且上旋翼与下旋翼的旋转方向相反;两侧机翼(3)与机身(4)固联,机翼(3)上有副翼(10);尾翼为H型布局,包括垂尾(6)和平尾(8),两片垂尾(6)通过尾撑(5)固定于机翼主梁上,且尾撑(5)与机翼主梁之间具有转动自由度,使旋翼轴(12)与尾撑(5)之间的夹角变化范围为0~90°;平尾(8)水平安装于两片垂尾(6)之间,且垂尾(6)上安装方向舵(7)用于航向操纵,平尾(8)上安装升降舵(9)用于俯仰操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尾撑式共轴倾转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下旋翼上的桨叶数量均为3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尾撑式共轴倾转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翼(1)中,桨叶翼型采用Clark-Y翼型,桨叶的安装角根部比尖部大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尾撑式共轴倾转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下旋翼的旋转方向为:前飞状态下,从机头往后看,上旋翼逆时针旋转,下旋翼顺时针旋转。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尾撑式共轴倾转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身(4)采用梭形设计,上下左右均对称。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尾撑式共轴倾转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翼(3)为梯形机翼,前缘后掠角为15°,后缘与机身垂直,机翼翼型为NACA64A01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尾撑式共轴倾转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尾撑(5)前设有整流罩(11)。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尾撑式共轴倾转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整流罩(11)中放置有任务设备与配重块。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尾撑式共轴倾转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垂尾(6)和平尾(8)的翼型均为NACA0010翼型。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无人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无人机飞行过程中具有直升机模式和飞机模式两种工作模式;无人机根据飞行任务,通过调整控制旋翼轴(12)与尾撑(5)之间的夹角,在直升机模式和飞机模式之间转换;其中:
直升机模式时,控制旋翼轴(12)与尾撑(5)成90°夹角,使旋翼(1)在无人机的上方,产生升力使无人机实现垂直起降或悬停;且机翼(3)平面与尾撑(5)垂直,降低机身与旋翼之间的气动干扰,提高气动性能;
飞机模式时,控制旋翼轴(12)以及机翼(3)平面均保持与尾撑(5)平行,旋翼(1)在无人机的前方,产生飞机前进的拉力,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由机翼(3)产生飞机所需升力;
当无人机从前飞转入垂直运动时,控制旋翼轴(12)与尾撑(5)由水平逐渐形成90°夹角,使机翼(3)逐渐卸载,旋翼(1)逐渐承受垂直方向的载荷;当无人机从垂直运动转入前飞状态时,控制旋翼轴(12)与尾撑(5)由90°夹角逐渐转向水平,使机翼(3)逐渐加载,而旋翼(1)产生的拉力逐渐由垂直方向向水平方向倾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623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