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原位电芬顿反应的三维粒子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16186.8 | 申请日: | 2018-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11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军;曹刚;张俊明;马磊;周汾涛;高建军;梁博;李林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华鑫煤焦化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山西晋环科源环境资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61 | 分类号: | C02F1/461;C02F1/72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崔雪花;冷锦超 |
地址: | 030500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活性炭纤维 粒状活性炭 三维粒子电极 电芬顿反应 活化 去除 电催化氧化处理 浸渍 催化剂负载 催化剂寿命 电化学还原 金属浸渍液 污染物降解 表面改性 化学沉淀 粒子电极 有机废水 载体活化 产业化 氧化物 催化剂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原位电芬顿反应的三维粒子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催化氧化处理有机废水技术领域;该粒子电极的载体上负载Fe、Co、Mn对应氧化物为催化剂,所述的载体为粒状活性炭或活化的活性炭纤维,活化方法为:去除粒状活性炭或活性炭纤维的灰分后,采用电化学还原的方法对粒状活性炭或活性炭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其制备方法为将载体活化,之后加入到上述金属浸渍液中,采用等体积浸渍或化学沉淀的方法进行催化剂负载;本发明具有制备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污染物降解去除效果佳、反应体系稳定、催化剂寿命长等显著优点,具有广阔的产业化推广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用于原位产生H
背景技术
电化学水处理技术是近二十年来兴起的废水处理技术,其主要利用电解过程中产生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物质与有机污染物进行反应,实现污染物的快速降解,具有反应设备简单,易操作,反应效果好,无二次污染的特点。目前常见的电化学水处理技术有电化学氧化,电化学还原,电芬顿,电絮凝等相关技术。目前,各项电化学水处理技术已在废水处理领域取得较为广泛的应用。
电芬顿技术来源于传统的芬顿氧化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电化学作用原位产生Fe
电芬顿技术由于兼具了电化学氧化和芬顿氧化的特点,受到了国内外广泛关注,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水处理技术。但是,电产双氧水的效率仍然较低,制约了电芬顿技术的工业化应用。由于过氧化氢主要是通过在阴极进行电化学还原来产生,因此阴极材料的性能决定了过氧化氢的产生效率。
目前电产过氧化氢常用的阴极材料为碳材料,石墨,碳-聚四氟乙烯(PTFE)气体扩散电极,炭毡,活性炭纤维(ACF),发泡玻璃碳(RVC),碳气凝胶以及碳纳米管(CNTs)等。主要是利用碳材料优良的导电性能,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自身官能团所带的催化活性,较高的析氢电位等。郁青红等将粉末状石墨与PTFE 超声混合压制成石墨-PTFE 气体扩散电极,石墨与PTFE 质量比为2:1 时体系具有最佳的H
虽然经过学者们大量研究,过氧化氢的产率得到了显著提升,但仍无法满足工业化的需求。基于此项考虑,对反应体系进行了修正,提出了三维电极耦合电芬顿反应的新型体系,充分利用了三维电极体系极大的反应接触面积和较高的传质速率,以求在粒子电极的催化作用下提升过氧化氢的产率和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用于高效生产过氧化氢的三维粒子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实现污染物的快速降解,从而推动电芬顿的广泛应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华鑫煤焦化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山西晋环科源环境资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华鑫煤焦化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山西晋环科源环境资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61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