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分光瞳的反射式共路数字全息装置与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014746.6 | 申请日: | 2018-0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2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 发明(设计)人: | 钟志;赵鸿洁;单明广;刘彬;张雅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B9/023 | 分类号: | G01B9/02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分光 透镜 数字全息装置 待测物体 反射式 共路 物镜 反射 三维扫描机构 共光路结构 计算机计算 抗干扰能力 图像传感器 出射光瞳 反射光栅 光束汇合 检测领域 平行光束 入射光瞳 散射物体 实时测量 数字全息 载波干涉 参考光 待测物 高分辨 斜入射 形成物 掩膜板 滤波 上传 衍射 平行 三维 采集 计算机 | ||
1.一种基于分光瞳的反射式共路数字全息装置,包括光源(1)、准直扩束系统(2),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第一透镜(3)、分光瞳(4)、物镜(5)、反射光栅(7)、掩膜板(8)、第二透镜(9)、图像传感器(10)和计算机(11);光源(1)发射的光束经准直扩束系统(2)后,依次经过第一透镜(3)、分光瞳(4)、物镜(5)斜入射在待测物体(6)上,经待测物体(6)反射后,再依次经过物镜(5)、分光瞳(4)后,被反射光栅(7)反射并衍射分光后,依次经过掩膜板(8)和第二透镜(9)后,由图像传感器(10)的光接收面接收,图像传感器(10)的图像信号输出端连接计算机(11)的图像信号输入端;所述的第一透镜(3)的后焦面与物镜(5)的前焦面共平面,物镜(5)的共轭前焦面与第二透镜(8)前焦面共平面;分光瞳(4)紧邻物镜(5)的入射口平面;待测物体(6)在物镜(5)的后焦面放置;反射光栅(7)与光轴方向成45°角倾斜放置,且在物镜(5)与掩膜板(8)之间放置;掩膜板(8)在第二透镜(9)的前焦平面放置;图像传感器(10)在第二透镜(9)的后焦平面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分光瞳的反射式共路数字全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瞳(4)分为入射光瞳A和出射光瞳B,且入射光瞳A与第一透镜(3)共光轴,出射光瞳B与第二透镜(9)共光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分光瞳的反射式共路数字全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光栅(7)为二值一维周期光栅、正弦一维周期光栅或余弦一维周期光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光瞳的反射式共路数字全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掩膜板(8)的大孔C让0级衍射光全部通过形成物光,针孔D让+1或-1级衍射光滤波通过形成参考光,或者大孔C让+1或-1级衍射光全部通过形成物光,针孔D让0级衍射光滤波通过形成参考光。
5.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分光瞳的反射式共路数字全息装置的全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调整光源,使光源发射的光束经过准直扩束系统准直扩束后形成平行光,依次经过第一透镜、分光瞳的入射光瞳和物镜后,平行斜入射在待测物体上,经待测物体反射后,依次经过物镜、分光瞳的出射光瞳,被反射光栅反射并衍射形成多级衍射光,经过掩膜板后形成物光和参考光,经过第二透镜后两光束汇合形成载波干涉图,被图像传感器采集并上传到计算机中;利用载波恢复算法恢复待测物体的三维形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474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智能转向系统扭矩和角度传感器
 - 下一篇:坐标系建立装置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