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β-氯氰菊酯降解菌及其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014358.8 申请日: 2018-01-08
公开(公告)号: CN108085281A 公开(公告)日: 2018-05-29
发明(设计)人: 贾冬英;蒋肇样;姚开;赵甲元;迟原龙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C12N1/02;A23L5/20;B09C1/10;C12R1/1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610065 四川***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菌株 氯氰菊酯降解 苯丙氨酸脱氢酶 褶皱 地衣芽孢杆菌 葡萄糖 革兰氏阳性 卵黄卵磷脂 阿拉伯糖 表面干燥 茶园土壤 分离纯化 菌落边缘 氯氰菊酯 浓度梯度 水解明胶 培养基 芽孢 甘露醇 微红色 驯化 椭圆 初筛 复筛 杆状 菌体 木糖 膨大 厌氧 阴性 孢囊 淀粉 发酵 整齐 生长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株β‑氯氰菊酯降解菌,该菌株为地衣芽孢杆菌B‑1(Bacillus licheniformis B‑1),其16S rDNA的GenBank登录号为HQ009796。该菌株来源于茶园土壤,经β‑氯氰菊酯浓度梯度驯化、初筛、分离纯化、复筛得到。该菌株菌落边缘呈微红色、中央为白色,表面干燥且有褶皱,边缘不整齐;单个菌体呈杆状,革兰氏阳性,芽孢椭圆、近中生、孢囊稍膨大;葡萄糖、阿拉伯糖、木糖和甘露醇发酵均呈阳性;能水解明胶和淀粉;苯丙氨酸脱氢酶和卵黄卵磷脂酶阴性;能够厌氧生长。在适宜条件下,该菌株对培养基中浓度为16.5µg/mL的β‑氯氰菊酯降解率为94.12%。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株β-氯氰菊酯降解菌及其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一类人工合成的中毒或低毒仿生型杀虫剂,将是全球未来几十年内使用范围最广且难以替代的农药类型之一。目前广泛用于防治果蔬、茶叶、谷物等的食叶或食果害虫,其施用面积已占杀虫剂总施用面积的30%以上,且仍呈上升趋势。β-氯氰菊酯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的常用种类,难溶于水,常温下其稳定期可达两年以上。β-氯氰菊酯对某些非靶标生物如鱼、虾、蟹等水生生物有强毒性作用,对哺乳动物也具有潜在的危害,因此消除环境中β-氯氰菊酯残留污染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利用微生物代谢多样性的特点,对受污染土壤和水体进行生物修复是解决农药残留污染的重要途径。微生物降解农药具有效率高、条件温和、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应用前景广阔。目前,已报道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降解菌有芽孢杆菌、假单胞菌、产碱杆菌、黑曲霉、酸单胞菌、红球菌、鞘氨醇杆菌、微球菌和苍白杆菌等,尚未见地衣芽孢杆菌高效降解β- 氯氰菊酯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β-氯氰菊酯微生物降解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株安全高效的β-氯氰菊酯降解菌。

一株β-氯氰菊酯降解菌,其特征在于该菌株的分类名称为地衣芽孢杆菌B-1(Bacillus licheniformis B-1),于2016年5月11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中国武汉,保藏编号是CCTCC NO:M 2016258,该菌株16S rDNA的GenBank登录号为HQ009796。

一株β-氯氰菊酯降解菌,其特征在于该菌株菌落边缘呈微红色、中央为白色,表面干燥且有褶皱,边缘不整齐。单个菌体呈杆状,革兰氏阳性,芽孢椭圆、近中生、孢囊稍膨大。葡萄糖、阿拉伯糖、木糖和甘露醇发酵均呈阳性;能水解明胶和淀粉;苯丙氨酸脱氢酶和卵黄卵磷脂酶阴性;能够厌氧生长。急性毒性实验结果显示,该菌的活菌培养液属于实际无毒。

一株β-氯氰菊酯降解菌,其特征在于该菌株来源于茶园土壤,经β-氯氰菊酯梯度驯化、初筛、分离纯化、复筛得到。

一株β-氯氰菊酯降解菌,其应用在于该菌株降解β-氯氰菊酯的培养基组成(w/v)为酵母膏0.125%、蛋白胨1.0%、葡萄糖0.213%、吐温-80 0.2%、氯化锰0.0625%、氯化钠1.0%;培养基中β-氯氰菊酯浓度为16.5μg/mL;培养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 7.5、接种量6.25%(v/v)、培养温度37℃、培养时间72h;上述条件下该菌株对β-氯氰菊酯的降解率为94.12%。

通过实施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指标,可达到以下预期效果。

已报道的β-氯氰菊酯降解菌多数来源于土壤或农药厂污泥,将其直接应用于农产品生产中残留农药的降解可能存在安全性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地衣芽孢杆菌B-1是一株安全高效降解菌,可应用于农作物土壤和畜禽饲料中β-氯氰菊酯残留的降解,有利于现代农业中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适宜条件下该菌株对β-氯氰菊酯的降解率可达94.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实施例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43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