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油井套管内防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14328.7 | 申请日: | 2018-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99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勇;何治武;程碧海;杨立华;李琼玮;胡俊生;刘爱华;刘宁;陈忠强;姜毅;唐泽玮;董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1/02 | 分类号: | E21B41/02;E21B1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江琴贤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井 套管 防腐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油井套管内防腐方法,延长泵挂尾管至射孔段上端1‑2m处,使动液面至泵挂尾管末端之间套管与油管环空的油水混合物变为死体积并使油水比增大,套管与油管环空间的油水混合物内加注有缓蚀剂。本发明采用延长泵挂尾管的方法使动液面至尾管油套环空的液体为死体积,由于产出液中油水密度不同,由于重力原理,逐渐产生油水分离,原油占据上部空间,产出水向下移动,最终动液面至尾管油套环空的这部分死体积被原油占据,含水大幅度下降,从而对套管的内腐蚀会大幅度下降,同时在油套环空中加入缓蚀剂,这部分液体为死体积,加入的缓蚀剂一旦分散到这部分液体中,将长期存在,无需补加,可以大幅度减少缓蚀剂用量和人员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气田防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油井套管内防腐方法。
背景技术
机械采油井下泵作业完开抽以后,随着井筒内套管2环形空间的液面不断下降空气随之进入。在潮湿的环境下,套管2内壁、油管1外壁不断被腐蚀,生成的钝化膜等保护膜又在交变和振动载荷以及频繁作业中脱落,腐蚀又继续进行,如此的循环,使得管壁不断变薄。而管壁每变薄1 毫米则其抗拉、抗外挤、抗内压强度降低(Φ73 毫米油管118%、Φ139.7毫米套管210%)以上,由此造成的油管1漏失的检泵小修作业;(除错断以外的套管2损坏大部分都是腐蚀造成的)取、换套管2和套管2补贴等油井大修作业都给油田造成巨大的损失,严重时造成油井报废;脱落的钝化膜等保护膜碎屑又给抽油泵3的正常工作造成威胁。
多年来,为解决机械采油井腐蚀问题,人们采用了多种处理方法:1、 覆盖法:a 涂覆防腐蚀层、b 钢材表面进行防腐处理、c 增加内衬管……等等;2 、中和(或替代)法:a 阳极保护器、b 加注缓蚀剂、c 缓蚀棒等等。
由于腐蚀源成分的复杂性、相互叠加和相互作用以及井内生产时应力变化和作业时不断破坏钝化膜和保护膜等原因,覆盖法只能使腐蚀问题得到部分缓解,且普遍存在费用高、效果差的问题。
在井筒中加入缓蚀剂来降低腐蚀速率的方法存在以下三点弊端:一是需要连续投加,不仅缓蚀剂用量大,人工成本也高;二是缓蚀剂在油井投产初期效果较好,随着开发进行,含水率上升,缓蚀效果就变差;三是在腐蚀严重的油田投加缓蚀剂仍不能达到缓蚀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防腐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方法简单,成本低、效果好的采油井套管内防腐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采油井套管内防腐方法,延长泵挂尾管至射孔段上端1-2m处,使动液面至泵挂尾管末端之间套管与油管环空的油水混合物变为死体积并使油水比增大,所述套管与油管环空间的油水混合物内加注有缓蚀剂。
所述油水混合物变为死体积后,泵挂尾管下的油水混合物中的原油向上移动,死体积部分的水向下移动,实现死体积部分的油水比增大。
所述泵挂尾管为金属油管,所述金属油管外挂牺牲阳极。
所述泵挂尾管为非金属管。
所述泵挂尾管末端装有防砂器。
所述牺牲阳极为铝阳极或锌阳极。
所述缓蚀剂为油基性缓蚀剂。
所述非金属管为玻璃钢管或柔性复合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43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动锚钻杆机的操作杆
- 下一篇:抽油机的强力牵引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