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影测评服务系统及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014211.9 申请日: 2018-01-08
公开(公告)号: CN108090698A 公开(公告)日: 2018-05-29
发明(设计)人: 朱玉卿 申请(专利权)人: 聚影汇(北京)影视文化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6Q10/06 分类号: G06Q10/06;G06Q50/00
代理公司: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代理人: 巴晓艳
地址: 100020 北京市朝阳区日坛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测评 观影 服务系统 记录模块 观众 设备模块 电影 脑电波 问卷 观众信息 结果偏差 模块连接 生理指标 同质化 引入 偏好 画像 数据库 定性 归纳 人群 主观
【说明书】:

发明提供一种电影测评服务系统及方法,所述服务系统包括测影设备模块、调差问卷模块、观众访谈模块、观影记录模块和测评模块,所述测影设备模块分别连接调差问卷模块和观众访谈模块连接所述观影记录模块,所述观影记录模块连接测评模块,根据受测观众信息,建立观众的观影数据库;通过对受测观众进行精准画像,归纳不同受测观众群的观影偏好,区别不同观影人群,从而避免电影测评因观众的同质化造成的测评结果偏差,本发明首次引入“定性+定量”的相对更加客观的测评模式,打破了原来电影测评仅仅依据主观意见而忽视生理指标的测评框架,创造性的引入脑电波的测评模式,属于测评模式重大突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文化传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影测评服务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同时也是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进入2010年以来,我国电影产业更是呈现出井喷式发展态势,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数据显示,我国电影票房从2010年的93.21亿元飙升至2015年440.60亿元,同比增长49%以上,在短短的5年时间内,增长了3.71倍。随着国人消费能力的逐步提升,中国的电影市场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发展时期。

国家高度重视电影产业的发展。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促进中国电影繁荣发展,提高中国电影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推动中国电影在关键时期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实现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的跨越,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七部委联合制定了《关于支持电影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财教﹝2014﹞56号),从多方面对电影产业发展予以支持。其中,明确“推动高新技术在电影制作中的应用”,以及“适应电影技术革新、产业升级的发展趋势,加强和完善电影发行放映的公共服务和监管体系建设,推动电影发行放映的运营、服务和管理向现代化、智能化转变。”

2015年是中国电影产业的分水岭,随着电影票房迈上400亿元新台阶,中国电影产业规模逐年放大,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细分势在必行。而电影测评业务在产业链中的作用越发彰显,科学评价一部电影对其成功与否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观影体验在无形中塑造着影片票房和线上线下的口碑,对观众未来的观影意愿及观影消费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与此同时,观影体验研究对影片的研发、创作和修正有着至关重要的参考价值。深入分析观影者的观影体验,对整个电影产业的发展具有非比寻常的价值和意义。

但是目前在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内,基于电影观众、电影市场的系统科学的测评评估系统的还没有建立起来。在国外电影行业更为发达的国家,比如美国,科学的电影测评评估已成体系,渗透于影片从前期立项,到剧本、投资、制片、发行、营销推广直到放映的各个环节。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好莱坞每年约有400多部影片通过电影测评系统进入市场。但是即便如此,使用先进科学的测评设备进行电影测评的国外电影公司也并不多见。

一部电影从立项之初到上线,如何科学的评价其中的各个环节,是困扰电影的投资方、制片方、发行方、营销推广方与放映方的一个重要难题。我国每年进入主流城市影院的影片超过300部,但鲜有影片通过观众测评进入市场,投资风险居高不下,随着国内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业界对电影风险控制体系的呼吁,打造适合国内电影业需要的电影测评体系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影测评服务系统,所述服务系统包括测影设备模块、调差问卷模块、观众访谈模块、观影记录模块和测评模块,所述测影设备模块分别连接调差问卷模块和观众访谈模块连接所述观影记录模块,所述观影记录模块连接测评模块红外面部捕捉单元,

脑电仪单元,所述脑电仪单元选取便携式脑电仪作为设备,采用被动式干电极技术,收集被测试大脑多个频段的脑电波;

红外面部捕捉单元,所述红外面部捕捉单元用于在无可见光或微光的黑暗环境下对观众表情进行捕捉识别;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聚影汇(北京)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未经聚影汇(北京)影视文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42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