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蒜薹采收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14077.2 | 申请日: | 2018-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501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朱岭;丁贝贝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携创农业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D45/00 | 分类号: | A01D4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泰州市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蒜薹 采收 | ||
本发明涉及农机技术领域,尤其为蒜薹采收机,包括车架、液压驱动机构、采收箱、拔薹装置以及蒜薹收集箱,所述液压驱动机构安装在采收箱上且位于车架的前部,所述采收箱通过调节支架安装在车架的中部,所述压板上安装有蒜茎裁切装置,且该蒜茎裁切装置插入到蒜茎通道内,处于蒜茎通道正上方安装有将蒜茎从蒜皮中提出的拔薹装置,所述蒜薹收集箱安装在车架的尾部,在拔薹装置与蒜薹收集箱之间设置有用于对采摘后的蒜茎进行运输的传送带。本发明机械结构合理、精简,容易生产、制造,体积轻便小巧,安装、控制操作灵活方便,而且采收效率高,有效降低了使用者的收获成本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机技术领域,具体为蒜薹采收机。
背景技术
蒜薹,包括薹(蒜)茎和薹苞两部分,亦蒜苔,又称蒜毫,南方部分地区称之为蒜苗。它是从大蒜中抽出的花茎,人们喜欢吃的蔬菜之一。蒜薹在我国分布广泛,南北各地均有种植,是我国目前蔬菜冷藏业中贮量最大、贮期最长的蔬菜品种之一。蒜薹是很好的功能保健蔬菜,具有多种营养功效。
蒜茎收获时间短而集中,如果不及时采收,薹苞过度生长会消耗过多养分,影响蒜头生长发育;而且使蒜薹组织老化,纤维增多;尤其蒜薹基部老化,无法食用,现有蒜茎收获一般为传统人工抽取,效率低,成本高,劳动强度大。目前也有部分用于蒜茎采收的辅助农机,但存在着制作成本高,损伤大蒜植株影响蒜头产量的问题,如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为CN106941868A的一种蒜茎收获机。利用在所述车架上位于所述抽茎装置和摆刀装置之间设有用于将蒜茎在通过抽茎装置上提过程中去皮的去皮装置。解决了蒜薹的机械化收获难题,且结构合理,体积小,操作灵活方便,工作效率高,为蒜薹种植户赢得了宝贵的收获时间,有效降低收获成本。但是其工作将薹茎(与薹苞)切割后再除皮,这样会影响蒜头的后期生长,只考虑抽蒜茎,而没有考虑如何保护蒜头的继续生长。
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为CN107455077A的一种蒜茎收获机,包括机架、蒜茎秆导入装置、夹持提拔装置、蒜薹切断装置、以及传动系统,该蒜薹收获机,能够自动化的实现蒜茎秆的导入,其切断机构为间歇式多次针扎切断,能够在切断蒜薹的同时尽量避免蒜茎秆不被切断,从而将蒜薹单独从里面抽出来,这样抽出来的蒜薹更干净些,同时还不会对蒜头的继续生长造成更严重的影响,保护了蒜头。虽然本方案考虑到蒜头的后期生长,但是由于是夹持提拔装置(两个相反方向转动的辊体)作用下将蒜薹抽拉出来,然后再用蒜薹切断装置(针扎式的切断方式)切断后收集,这样一来是由于在蒜薹的周围原本就生长一定厚度的蒜皮,如果直接利用拉力直接抽茎容易导致蒜薹断裂而留在蒜皮中,或者是连通蒜皮一起拔出,二来是由于蒜薹切断装置的针头过于密集,针头与容纳槽配合不是无缝切割,所以一旦蒜薹相对(针头、容纳槽配合工作)运动就会存在在蒜秆部位重复针扎,即达到多次切割效果,这样极易导致蒜秆的断裂,而且极大妨害蒜秆的后续生长,从而影响蒜头的继续发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蒜薹采收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所述蒜薹采收机具有机械结构合理、精简,容易生产、制造,体积轻便小巧,安装、控制操作灵活方便,而且采收效率高,有效降低了使用者的收获成本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携创农业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泰州携创农业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40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