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山茶果去壳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14037.8 | 申请日: | 2018-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0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蔡凯武;王映丽;程伟;黄林伟;陈伟全;杨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N5/00 | 分类号: | A23N5/00;C11B1/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黄华莲;郝传鑫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茶 去壳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茶果去壳机,包括壳体、切割机构、扎碎机构以及驱动件,所述切割机构包括呈相反方向转动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设置有呈圆周阵列分布的若干条刀片,所述扎碎机构包括呈相同方向转动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侧面设有用于扎碎分离果壳与果籽的摩擦面;所述的切割机构进行转动切削,所述扎碎机构上的第二转轴的摩擦面对切削后的山茶果进行挤压碾碎,实现对果壳与果籽进行分离,山茶果在所述第二转轴上的受力方向一侧向上,一侧向下,实现往不同方向上进行碾碎果壳,保证分离彻底的同时可避免在挤压过程中对果籽造成损害,可节省大量的人工成本,其整体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可进行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山茶果去壳机。
背景技术
山茶果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脂资源,茶油中的脂肪酸组成与橄榄油相似,素有“东方橄榄油”、“油中之王”、“黄金液体”等美称。山茶油中含有人体必需单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0%,富含维生素E、茶多酚、山茶苷、山茶皂甙,以及钙、铁、锌等元素和抗氧化剂VE和角鲨烯,是一种同时具备食用价值、医药价值和保健价值的木本植物油。
采摘的山茶果需经过处理使得果壳裂开,除去果壳后得到果籽,再进行压榨。传统分离的方法是将山茶果暴晒,使得果壳开裂,果籽从中自然脱落,该方式存在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工,脱壳不彻底,效率低,不适应大规模生产等问题,且受天气制约较大,不利于稳定生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效率高且脱壳彻底的山茶果去壳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山茶果去壳机,包括壳体、切割机构、扎碎机构以及驱动件,所述壳体的上部设有入口端,所述壳体的下部设有出口端;
所述切割机构包括若干对平行设置且朝相反方向转动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设置有呈圆周阵列分布的若干条刀片;
所述扎碎机构包括若干对平行设置且朝相同方向转动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侧壁设有用于扎碎分离果壳与果籽的摩擦面;
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相互平行地跨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转轴设于所述第二转轴的上方。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刀片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转轴的轴向,所述刀片的切削平面与所述第一转轴的外侧壁相交成大于0°小于90°的夹角。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设于所述扎碎机构下方的分拣区,所述分拣区与所述出口端相连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分拣区包括第一分叉路与第二分叉路,所述第一分叉路、所述第二分叉路的起端与所述扎碎机构相通,所述第一分叉路的末端设有壳屑收集板,所述第二分叉路的末端设有果籽收集板。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分叉路上设有导向板和倾斜于水平面设置的缓冲板。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分拣区包括第三分叉路,所述第三分叉路的起端与所述第二分叉路相通,所述第三分叉路的末端通向所述壳屑收集板。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壳体包括前板、后板以及连接所述前板与后板的两侧板,所述切割机构和扎碎机构分别跨设于所述两侧板之间,所述前板与后板上分别设有供气流在所述壳体内部与外界之间流通的条形孔。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设于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支架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驱动件与所述第一转轴和/或第二转轴相连接,所述驱动件与所述第一转轴和/或所述第二转轴之间为带传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转轴之间、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之间、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之间通过齿轮传动或者带传动进行传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未经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40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安全提醒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制动能量回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