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PVC木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13774.6 | 申请日: | 2018-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9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艾明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以诺木塑板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L97/02;C08L81/06;C08L91/06;C08K13/02;C08K5/18;C08K3/34;C08K5/5397;C08K5/523;C08K5/053;C08K3/22;C08K3/38;C08K3/08 |
代理公司: | 合肥道正企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0 | 代理人: | 张浩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pvc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温PVC木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PVC木塑材料技术领域,该种复合材料包括以下原料:聚氯乙烯、聚亚苯基砜树脂、丙烯酸丁酯、改性椰子纤维、改性竹纤维、液化石蜡、方沸石粉、N,N‑二甲基苯胺、加气铝粉、钡锌复合稳定剂、增塑剂、阻燃剂和偶联剂。其制备方法是通过对原料烘干、混合、挤出即可。本发明的PVC木塑复合材料制备成本低廉,质量轻,机械强度高,且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和抗氧化性,阻燃等级高,绿色环保,适宜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VC木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高温PVC木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木塑材料兼有木材和塑料的双重特性:力学性好、不怕虫蛀、不生霉菌、不吸收水分、可重复利用等优点。申请号为00132561.2的专利即记载了一种塑木型材的共挤成型工艺,该工艺的缺点在于:木塑复合材料制备的异型材的密度在1.1-1.4g/cm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高温PVC木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种PVC木塑复合材料制备成本低廉,质量轻,机械强度高,且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和抗氧化性,阻燃等级高,绿色环保,适宜推广应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耐高温PVC木塑复合材料,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聚氯乙烯80-100份、聚亚苯基砜树脂20-30份、丙烯酸丁酯10-20份、改性椰子纤维15-25份、改性竹纤维5-15份、液化石蜡6-10份、方沸石粉3-5份、N,N-二甲基苯胺1-3份、加气铝粉3-5份、钡锌复合稳定剂1-3份、增塑剂1-5份、阻燃剂1-3份和偶联剂1-3份;
上述的改性椰子纤维通过以下步骤制得:取椰子纤维置于研磨机中研磨至纤维长度小于等于100μm,长径比小于10;研磨处理后再采用温度为45-55℃的丙烯酸共聚物对研磨后的椰子纤维浸润6-8h;之后再采用温度为45-55℃的低碳多羟基醇对浸润后的椰子纤维进行包覆,且椰子纤维的堆积密度控制在2.0g/cm
上述的改性竹纤维通过以下步骤制得:将竹纤维加水调节含水量至60-70%,再在竹纤维上喷洒均匀喷洒EM菌液,EM菌液用量为竹纤维重量的3-5%,建堆发酵,在温度30-40℃的环境温度下,发酵3-5天,发酵后的竹纤维放75-85℃下干燥至水分含量在3%以下,研磨过60-80目筛,即制得本发明原料所需的改性竹纤维。
进一步的,上述的PVC木塑复合材料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聚氯乙烯90份、聚亚苯基砜树脂25份、丙烯酸丁酯15份、改性椰子纤维20份、改性竹纤维10份、液化石蜡8份、方沸石粉4份、N,N-二甲基苯胺2份、加气铝粉4份、钡锌复合稳定剂2份、增塑剂3份、阻燃剂2份和偶联剂2份。
进一步的,上述的改性椰子纤维通过以下步骤制得:取椰子纤维置于研磨机中研磨至纤维长度小于等于80μm,长径比小于10;研磨处理后再采用温度为50℃的丙烯酸共聚物对研磨后的椰子纤维浸润7h;之后再采用温度为50℃的低碳多羟基醇对浸润后的椰子纤维进行包覆,且椰子纤维的堆积密度控制在1.5g/cm
进一步的,上述的改性竹纤维通过以下步骤制得:将竹纤维加水调节含水量至65%,再在竹纤维上喷洒均匀喷洒EM菌液,EM菌液用量为竹纤维重量的4%,建堆发酵,在温度35℃的环境温度下,发酵4天,发酵后的竹纤维放80℃下干燥至水分含量在2%以下,研磨过70目筛,即制得本发明原料所需的改性竹纤维。
优选的,上述的增塑剂为五氯硬脂酸甲酯或氯甲氧基油酸甲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以诺木塑板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以诺木塑板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37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型搅拌装置及应用方法
- 下一篇:防偷窥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