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磁线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13381.5 | 申请日: | 2018-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86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汤海峰;张晖;申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裕生特种线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6 | 分类号: | H01B13/06 |
代理公司: | 合肥道正企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0 | 代理人: | 武金花 |
地址: | 201716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线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磁线的制备方法,包括将低氧铜杆投入大拉丝机进行连续拉丝处理,获得表面光亮无缺陷的半成品铜坯料;所述半成品铜坯料继续在连拉连包机上拉制到对应的铜导体;退火前,先清洗所述铜导体;然后在退火炉中韧炼铜导体;对处理后的铜导体进行多道次的涂覆绝缘漆,之后进入烘炉中;对高温的线材进行降温处理;涂覆润滑油;卷绕至收线盘具上制作成为成品。本发明的电磁线具有低温直焊性能;在380℃条件下完成2秒钟内的焊锡;耐高温性能;在270℃条件下,2分钟漆膜不被热击穿;优良的附着性;经延伸后的1D卷绕不开裂;满足产品的高张力使用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线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电磁线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电器工业领域的高速发展,电磁线的焊接性能越来越倾向于快速便捷的方式进行,无需将电磁线焊接处的漆膜事先去除而与接头之间焊接。
目前电磁线行业中具有直焊性能的用漆为聚氨酯产品,而聚氨酯结构中因为含有大量热稳定较差的氨基甲酸酯基团,只能适用于耐热较低的场合,难以满足市场的要求。
由于产品的小型化设计,产品体积的缩减,意味着以牺牲产品散热为代价,对电磁线的耐热性能提出更高的使用要求;同时产品终端客户对质量的不断要求,需要产品的使用具有更高的使用寿命,高质量的产品成为市场追逐的目标。另外现在市场的竞争不断升温,电磁线使用客户在绕制线材的速度不断增加,更加对电磁线的电气性能使用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高效的生产效率要求产品在焊接时使用较少的时间。在国内电磁线行业,能同时满足在380℃直接焊锡和软化温度在不低于270℃的产品,目前还属于空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绝缘漆应用于铜导体电磁线中及电磁线的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聚酯产品无法焊锡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磁线的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1)将低氧铜杆投入大拉丝机进行连续拉丝处理,获得表面光亮无缺陷的半成品铜坯料;所述半成品铜坯料继续在连拉连包机上拉制到对应的铜导体;其中拉丝中使用的拉丝油的浓度为13.5~15.5,pH为8.0~9.5;所述低氧铜杆、半成品铜坯料、以及铜导体在拉丝塔轮上时均处于微滑动的状态,滑动系数控制在1.02~1.04之间;所述拉丝塔轮的材料为纳米氧化锆;
步骤(2)退火前,先使用水喷淋方式清理铜导体表面残留的铜粉和油污;然后在退火炉中韧炼铜导体,对铜导体进行软化处理,使拉拔过程中破损的晶胞结构在高温下再生修复;所述退火炉的温度为570-620℃;
步骤(3)对处理后的铜导体进行多道次的涂覆绝缘漆,每道次的烘焙时间为2-3秒,烘焙温度控制在480℃,在此温度作用下固化成表面形成光滑连续完整的绝缘树脂层;再利用冷却装置,对高温的线材进行降温处理;所述绝缘漆具有直焊锡性能;所述的冷却装置由冷却吸出风机、冷却吹风风机以及管道组成,其中冷却吸出风机通过抽取室外冷空气吹进管道冷却铜导体,冷却吹风风机排出管道内冷却铜导体后的热空气,并将热空气改路输送到烘炉夹层中,以补偿设备散失的热量;
步骤(4)对步骤步骤(3)处理后的铜导体涂覆润滑油,在1-2秒时间内,所述润滑油的溶剂成分挥发,将润滑脂成份留在漆膜表面;卷绕至收线盘具上制作成为成品。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1)拉丝过程中的拉丝油使用导管引到模具进口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低氧铜杆的含铜量不低于99.95%。使用低氧铜的优点是:a、低氧铜的晶粒较小,经过拉拔后易获得光滑的表面,是保证产品性能的重要因素。b、低氧铜的电阻率较小,在产品工作过程中发热量较小,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c、低氧铜的延展性能较好,在经过退火炉的作用后,产品具有优良的延展性能,能够满足高速绕线的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裕生特种线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裕生特种线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33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