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储存型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012519.X | 申请日: | 2018-0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03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 发明(设计)人: | 陈端典;李培坤;陈文鸿;刘艳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劲鑫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28 | 分类号: | H01M10/28;H01M10/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乾诚五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42 | 代理人: | 付晓青;杨玉荣 |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鲤***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储存 电池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耐储存型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储存型电池包括外壳体(1)、内壳体(2)、正极片(3)、负极片(4)、第一隔膜(5)、第二隔膜(6)、第三隔膜(7)、负极集电体(8)和正极集电体(9);其中,
第一隔膜(5)、正极片(3)、第二隔膜(6)、负极片(4)和第三隔膜(7)由内向外依次叠加并卷绕成圆筒状电池内芯,负极片(4)的底部焊接有负极集电体(8),正极片(3)的顶部焊接有正极集电体(9),负极集电体(8)与正极集电体(9)之间由内壳体(2)密封,且内壳体(2)与所述电池内芯之间具有第一空隙(12);所述第一隔膜(5)、第二隔膜(6)和第三隔膜(7)均由内至外依次分别为底层膜、中间层膜和外层膜,所述底层膜和外层膜上均匀形成有若干贯穿所述底层膜和外层膜的第一微孔,所述中间层膜上均匀形成有若干贯穿所述中间层膜的第二微孔;
内壳体(2)设置于外壳体(1)内部,且内壳体(2)与外壳体(1)之间具有第二空隙(13),外壳体(1)的上部开口处盖设有绝缘密封圈(14),在绝缘密封圈(14)的外侧贴合有正极盖帽(15),绝缘密封圈(14)和正极盖帽(15)的两端设有绝缘件(16),绝缘件(16)嵌设在外壳体(1)上,负极集电体(8)的底部连接有负极端(10),负极端(10)穿过外壳体(1)的底部并外露于外壳体(1),正极集电体(9)的顶部连接有正极端(11),正极端(11)穿过绝缘密封圈(14)与正极盖帽(15)接触;
正极片(3)的外侧镀有第一正极活性膜,所述第一正极活性膜由内到外依次分别为底层、中间层和最外层,所述底层为氢氧化镍层,所述中间层为钴锌合金层,所述最外层为甲基纤维素层;正极片(3)的内侧镀有第二正极活性膜,所述第二正极活性膜由内到外依次分别为底层、中间层和最外层,所述底层为氢氧化镍层,所述中间层为氧化钴层,所述最外层为甲基纤维素层;负极片(4)的内侧镀有第一负极活性膜,负极片(4)的外侧镀有第二负极活性膜,外壳体(1)内还填充有电解液;所述第一正极活性膜的厚度为0.6~0.75mm,所述氢氧化镍层、钴锌合金层、甲基纤维素层的厚度均为0.2~0.25mm;所述第一负极活性膜由Zr0.5Ti0.4Co0.4V0.55Ni1.3Zn0.05合金制成,所述第二负极活性膜由Ti0.1Fe0.4Cr0.05Zn0.05合金制成;所述第一微孔的孔径为0.1~0.2微米,所述第二微孔的孔径为0.2~0.5微米;所述底层膜和外层膜由磺化聚丙烯-尼龙树脂制成,所述中间层膜由聚苯醚树脂制成;
其中,上述耐储存型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先在正极片的内侧依次电镀氢氧化镍、氧化钴、甲基纤维素,再在正极片的外侧依次电镀氢氧化镍、钴锌合金、甲基纤维素,经压片机碾压、切片机切片后,焊接正极集电体;步骤2):将Ti0.1Fe0.4Cr0.05Zn0.05合金电镀到负极片的外侧,再将Zr0.5Ti0.4Co0.4V0.55Ni1.3Zn0.05合金电镀到负极片的内侧,经压片机碾压、切片机切片后,焊接负极集电体;步骤3):将底层膜、中间层膜和外层膜依次叠加,经热压机热压、裁切机裁切,制得隔膜;步骤4):将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锂溶解于去离子水中,搅拌并在室温下冷却24h后,得到电解液;步骤5):将第一隔膜、正极片、第二隔膜、负极片和第三隔膜由内向外依次叠加并卷绕成圆柱体,装入外壳体中,再将制作好的电解液填充到外壳体中,将外壳体进行密封,进而得到所述耐储存型电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储存型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正极活性膜的厚度为0.6~0.75mm,所述氢氧化镍层、氧化钴层、甲基纤维素层的厚度均为0.2~0.25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储存型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负极活性膜的厚度为0.5~0.6mm;所述第二负极活性膜的厚度为0.2~0.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劲鑫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劲鑫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251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功率型圆柱锂离子电池
- 下一篇:一种铅酸蓄电池低温内化成测试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