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太网测试治具的改进方法与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12009.2 | 申请日: | 2018-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34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任文书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李修杰 |
地址: | 450018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置切换 以太网 操作过程 测试治具 切换开关 测试过程 测试模块 测试效率 接口模块 连接通信 模板测试 模块设置 治具模块 线对称 信号线 脉冲 电路 改进 测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太网测试治具的改进方法与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TC6和TC7模块设置在同一块PCB电路板上;将两个模块产生的10Base‑T的A+、A‑、B+信号线对称排列在PCB板上;分别在两个模块的A+、A‑、B+信号线之间设置切换开关;在测试时根据需要切换至相应模块。本发明通过设置切换电路,在TC6和TC7模块之间设置切换开关,在不同的测试过程中,将切换开关切换至不同的模块,实现不同模块与接口模块的连接通信,解决了当前对10M以太网的连接脉冲进行模板测试时需要更换含有Twisted‑pair model和不含有Twisted‑pair model的治具模块,操作过程繁琐,且容易出现错误的问题,实现仅仅通过切换开关即可完成更换测试模块的目的,简化了操作过程,提高了测试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通信领域,特别是一种以太网测试治具的改进方法与系统。
背景技术
在服务器和PC等数据通信领域中,以太网的技术从10Base-T标准推出以来,发展非常迅速,目前基于双绞线介质的10M/100/1000M以太网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为了保证不同以太网设备间的互通性,需要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相应的一致性测试。根据以太网不同速率和每个速率测试的参数的不同,需要有专门的测试治具,测试治具的目的是把以太网信号引出,提供一个标准的测试接口以方便测试。
在Ethernet的一致性测试中,依据不同测试项目的测试参数,被测DUT需要发出相应的测试码型,所以也需要相应的测试治具的模块进行测试。现有的测试治具的模块具有双绞线模型、三种10Base-T接口测试负载、回波损耗测试支持、共模输出电压支持等,可满足不同测试项的测试需求。
在10M以太网测试中,需要对连接脉冲(Link Pulse)进行模板测试。接口要求DUT发出连接脉冲以供TP_Link测试。本项测试需要在含有TC7Twisted-pair model和不含有TC6Twisted-pair model的不同模式下进行信号验证,但其缺点是在测试的过程中需要我们更换测试治具的模块,操作起来不方便而且容易出错。两种模型分别如图1和图2,测试治具分别连接测试设备以及示波器,DUT发送脉冲至测试治具,并通过示波器的波形显示,来确定测试是否通过,不同模型的测试中需要使用不同的测试模块,例如在测试治具中分别设置TC6模块和TC7模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太网测试治具的改进方法与系统,旨在解决当前对10M以太网的连接脉冲进行模板测试时需要更换含有Twisted-pair model和不含有Twisted-pair model的治具模块,操作过程繁琐,且容易出现错误的问题,简化操作过程。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太网测试治具的改进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将TC6和TC7模块设置在同一块PCB电路板上;
S102、将两个模块产生的10Base-T的A+、A-、B+信号线对称排列在PCB板上;
S103、分别在两个模块的A+、A-、B+信号线之间设置切换开关;
S104、在测试时根据需要切换至相应模块。
优选地,所述切换开关通过A+、A-、B+连接至RJ45接口。
优选地,所述RJ45接口与被测设备连接。
优选地,所述TC6模块为不含有Twisted-pair model,所述TC7为含有Twisted-pair model。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以太网测试治具的改进系统,包括:
测试模式设置模块,用于将不同测试模块设置在同一块PCB电路板上;
信号线排列模块,用于将不同测试模块产生的10Base-T的A+、A-、B+信号线对称排列在PCB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20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