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静电纺纳米纤维复合短纤网批量化制备混纺纱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011253.7 | 申请日: | 2018-0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50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 发明(设计)人: | 覃小红;杨宇晨;俞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D02G3/44;D01D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3 | 代理人: | 黄志达;魏峯 |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电 纳米 纤维 复合 短纤网 批量 制备 混纺纱 装置 方法 | ||
1.一种静电纺纳米纤维复合短纤网批量化制备混纺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梳理机(1)的一侧设置传送皮带(17),在传送皮带(17)上设置静电纺丝装置(4),在传送皮带(17)的另一侧设置喇叭口固定装置(6),在喇叭口固定装置(6)上设置喇叭口(18),在喇叭口固定装置(6)的另一侧设置条筒(7);其中静电纺丝装置(4)内设有悬挂式向下纺丝喷头(3);所述悬挂式向下纺丝喷头(3)为积极式狭缝控液器,包括实心圆柱体(9)、空心圆柱体(10)和圆台喷头(11),其中实心圆柱体(9)和空心圆柱体(10)串套组成供液通道,实心圆柱体(9)和空心圆柱体(10)下端连接圆台喷头(11);所述圆台喷头(11)包括外层金属(12)、内层金属(13)和边缘带有微沟槽的钢丝圈(14),外层金属(12)与内层金属(13)的间隙为0.2-1mm,边缘带有微沟槽的钢丝圈(14)设置在外层金属(12)和内层金属(13)之间。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电纺纳米纤维复合短纤网批量化制备混纺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梳理机(1)包括给棉罗拉(19)、道夫(8)、锡林(15)、盖板(16)和纤网输出辊(20),纤网输出辊(20)的钳口与传送皮带(17)位于同一水平线。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电纺纳米纤维复合短纤网批量化制备混纺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纺丝装置(4)为悬挂式自上往下纺丝装置;传送皮带(17)是接地的;传送皮带(17)的长度为1.5-3m。
4.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静电纺纳米纤维复合短纤网批量化制备混纺纱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将高聚物和功能性试剂溶于溶剂中,搅拌,得到功能性纺丝液,其中功能性纺丝液中高聚物的浓度为6-15wt%,功能性纺丝液中功能性试剂的浓度为0.2-5wt%;
(2)将短纤配棉,开清棉,得到纤维卷,将纤维卷由给棉罗拉(19)喂入梳理机(1)中,经过锡林(15)、盖板(16)和道夫(8)梳理,由纤网输出辊(20)输出,在传送皮带(17)上形成短纤网(2);
(3)将步骤(1)中功能性纺丝液加入到静电纺丝装置(4)中进行悬挂式自上而下纺丝,得到功能性纳米纤维,并直接沉积到步骤(2)中短纤网(2)的上表面,得到纳米纤维/短纤网复合层(5),经喇叭口(18)集束汇聚成条,纺纱,得到功能性的静电纺纳米纤维/短纤混纺纱。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静电纺纳米纤维复合短纤网批量化制备混纺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高聚物为聚丙烯腈、聚苯乙烯、聚氨酯或聚酰胺;功能性试剂为抗菌试剂、抗静电试剂或抗紫外试剂;溶剂为DMF或去离子水。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静电纺纳米纤维复合短纤网批量化制备混纺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短纤为棉或化纤短纤,所述化纤短纤为粘胶。
7.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静电纺纳米纤维复合短纤网批量化制备混纺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悬挂式自上而下纺丝的工艺参数为:施加电压为40-65kv,悬挂式向下纺丝喷头(3)与短纤网(2)的间距为10-15cm,环境温度为20-25℃,环境湿度为40-65%。
8.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静电纺纳米纤维复合短纤网批量化制备混纺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纺纱的工艺包括:并条、粗纱和细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125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