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中药组合物熬制竹罐的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11165.7 | 申请日: | 2018-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66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惠;陈素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素莲 |
主分类号: | A61M1/08 | 分类号: | A61M1/08;A61H9/00;A61M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领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0 | 代理人: | 林辉轮;张玲 |
地址: | 61113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竹罐 中药组合物 水中 浸泡 熬制 布袋 放入 封口 沸腾状态 工艺步骤 工艺过程 连续重复 水中浸泡 停止加热 自然晾干 水加热 有效地 中药袋 加水 碎渣 加热 装入 沸腾 取出 淹没 中药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中药组合物熬制竹罐的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将中药组合物中的碎渣状组分装入中药袋内,再将中药袋装入布袋内,并对布袋进行封口。(2)将若干竹罐放入水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过程中确保所有竹罐都淹没在水中。(3)将布袋和浸泡后的竹罐同时放入一定量的水中,且竹罐全部没入水中,将水加热至沸腾,并加入粉末状组分,保持水的沸腾状态60分钟后停止加热,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加水使竹罐一直浸泡在水中。(4)保持加热后的状态,使中药组合物和竹罐一起浸泡6小时。(5)连续重复步骤(3)和步骤(4)6次。(6)取出竹罐,并自然晾干至常温。本工艺过程简单、可操作性强,可以有效地提高竹罐的熬制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中药组合物熬制竹罐的工艺。
背景技术
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 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的疗 法;拔罐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常用方法。
目前,常用的罐具种类较多,有竹罐、玻璃罐、抽气罐等;其中,竹罐因 取材方便、制作简单、轻便耐用、便于携带、经济实惠、不易破碎,在拔罐中 的应用最为广泛;在用竹罐进行拔罐时,竹罐的吸附力较大,不仅可以用于肩 背等肌肉丰满之处,而且还可以应用于腕、踝、足背、手背、肩颈等皮薄肉少 的部位,与玻璃罐、抽气罐等相比,竹罐在吸附力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近年来,中药拔罐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中药拔罐,俗称药罐法,又称中药 拔罐疗法,它是指中药组合物(中药配方)与拔罐疗法相结合的一种治疗方法; 中药拔罐中常用的是竹罐,需要将竹罐放在中药组合物中进行熬制,以使中药 组合物中各组分药物的有效成分转移到竹罐中,在进行拔罐时,竹罐吸拔于腧 穴或体表时,不仅可以通过负压改善局部血液循化,还可以借助渗透在竹罐中 的药物有效成分对身体的穴位、经络起作用,并发挥出中药组合物中各药物的 药效,加强治疗效果。
然而,现有技术中,熬制竹罐的工艺过程都很粗糙,就是简单地将药物和 竹罐一起放入煮锅中长时间煮,药物渗入竹罐的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善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中药组合物 熬制竹罐的工艺,不仅过程简单、可操作性强,适用于中药拔罐中竹罐的熬制, 而且能使中药组合物中各组分药物的有效成分充分的释放出来,并被竹罐所吸 收,从而提高竹罐的熬制质量,加强中药拔罐的效果。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中药组合物熬制竹罐的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2)将若干竹罐放入水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过程中确保所有竹罐都淹没 在水中;
(3)将一副中药组合物中的碎渣状组分和浸泡后的竹罐同时放入一定量的 水中,且竹罐全部没入水面之下,将水加热至沸腾,保持水的沸腾状态一段时 间后停止加热,在保持水的沸腾状态这个过程中,通过加水使竹罐一直浸泡在 水中;如果中药组合物中包含粉末状组分,在水沸腾之后将粉末状组分加入水 中;
(4)停止加热后,使中药组合物和竹罐一起浸泡一段时间;
(5)连续重复步骤(3)和步骤(4)5~7次;
(6)取出竹罐,使竹罐自然晾干至常温。
进一步地,还包括步骤:(1)将一副中药组合物中的碎渣状组分装入中药 袋内,再将中药袋装入布袋内,并对布袋进行封口;所述步骤(3)中所述将一 副中药组合物中的碎渣状组分和浸泡后的竹罐同时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具体为: 将布袋和浸泡后的竹罐同时放入一定量的水中。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竹罐的浸泡时间不低于60分钟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竹罐的浸泡时间为60~100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素莲,未经陈素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11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医疗防堵塞引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泌尿科糖尿病透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