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高压直流断路器下的供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10852.7 | 申请日: | 2018-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52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滕乐天;邓占锋;赵波;梁丹曦;刘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04082 | 分类号: | H01M8/04082;H01H9/5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敏 |
地址: | 10220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高压 直流 断路器 装置 | ||
1.一种应用于高压直流断路器下的供能装置,包括,
串联有若干开关的主支路;
与所述主支路并联的串联有若干全控器件的电流转移支路;以及,
与所述主支路并联的设有非线性电阻器的能量吸收支路;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供气系统和燃料电池,所述供气系统和所述燃料电池通过绝缘管路连接,以为所述燃料电池内部供气,所述燃料电池与所述开关连接,以通过所述燃料电池产生的电能为所述开关供能;
所述供气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供氢装置,所述绝缘管路包括至少一路供氢管路;所述供氢管路的一端与所述供氢装置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燃料电池连通,以提供所述燃料电池发电所需的氢气;
控制模块,与所述燃料电池连接,根据所述开关的能量需求控制所述燃料电池开闭以及所述燃料电池的输出功率;
冷却夹套,设置于所述燃料电池外,以通过其内冷却介质冷却所述燃料电池;依次连接的散热装置、储液箱和冷却介质循环装置,所述散热装置的进口与所述冷却夹套的出口连通,所述冷却介质循环装置的出口与所述冷却夹套的进口连通;所述冷却介质循环装置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以实时调整冷却介质循环速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管路的长度不小于管路击穿边界距离;
相邻所述燃料电池间间距不小于氢气的击穿边界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供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与所述燃料电池一一对应,所述控制模块在所述开关的能量需求下调整所述燃料电池的输出功率。
4.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供能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开关与若干所述燃料电池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供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DC/DC转换器,其输入端与所述燃料电池连接,其输出端与所述开关连接,以调整所述输入端电压;
所述DC/DC转换器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以接收所述DC/DC转换器的反馈信息,并实时调整其变压比。
6.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供能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气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供氧装置,所述绝缘管路还包括至少一路供氧管路;所述供氧管路的一端与所述供氧装置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燃料电池连通,以提供所述燃料电池发电所需的氧气;
在所述供氢装置和所述燃料电池之间、所述供氧装置和所述燃料电池之间均设置有第一流量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所述燃料电池和所述开关之间设置有电流检测装置和电压检测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供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的进口与所述冷却夹套的出口之间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冷却介质循环装置的出口与所述冷却夹套的进口之间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流量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
所述主支路上还串联有所述全控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085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