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穴播器及其芯盘、卡紧器、种盒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10734.6 | 申请日: | 2018-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05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于永良;臧象臣;王堆金;卢玉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天诚农机具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7/04 | 分类号: | A01C7/04;A01C7/00;A01C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4100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穴播 及其 卡紧器 种盒 | ||
一种穴播器及其芯盘、卡紧器、种盒,属于农业机械取种领域。现有穴播器的取种多采用种窝式,即将种子落入种盒的种窝,然后种窝内的种子排种到鸭嘴最后落入地里。存在的技术问题是种窝形状固定,种子大小不一,经常发生多个种子落入一个种窝,最终播种时地里的种穴里有两三个种子,影响种子生长发育。本发明采用夹持式构造,将种子一个个分别夹持送入穴播器的鸭嘴,实现精量穴播,利于提高玉米、棉花等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用机械领域,特别是穴播器、排种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穴播器、播种器采用的多是种窝取种,但种窝形状固定,种子大小不一,玉米、棉花等不同的种子大小不同,即便是同一个品种,不同批次的种子大小也不一样,采用种窝方式,时常发生一个种窝里有两三个种子,两三个种子都落到地里的一个种穴里,会影响种子的生长发育,最后降低农作物产量。
为了解决一个种穴里有两三个种子的问题,达到一穴一种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下列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一个种穴里有两三个种子的问题,达到一穴一种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下列技术方案。基于一个总的发明构思,提出五项发明。总的发明构思是,当穴播器动作时,卡紧器运动其顶头经过上调整带的上斜面时,受力传导,弹簧受力压片弹起,开始夹持种子;卡紧器继续运动其顶头经过下调整带的下斜面时,外力消失,弹簧、压片回位,仍然夹持种子;当再次经过上斜面时,压片打开,种子掉落到穴播器鸭嘴最终落到地里的种穴里,之后压片再次夹持新的种子。
第一项发明。一种芯盘,圆形的芯盘1周边带有向左边凸起的圆环2,芯盘1中部带有向左边凸起的大凸台3,大凸台3为带有端面4的中空圆柱5,大凸台3的端面4中部带有一个向左边凸起的小凸台6,小凸台6上带有轴向的安装孔7,大凸台3的宽度大于圆环2的宽度;
在大凸台3与圆环2之间设有圆环状的调整带8,调整带8与芯盘1连接,调整带8两端设有上斜面9、下斜面10;
调整带8上设有减速带11,减速带由1至20个凸条12组成。减速带11的作用是,压片夹持种子时,种子可能站着、躺着不同的状态,经过减速带11压片抖动,让所有种子处于同一状态比如种子大头朝下,同时如果发生夹持两三个种子的情况,抖动也会抖掉其他种子只留一个种子。调整带8是用来顶起卡紧器46的顶头37。工作时调整带8位于芯盘1下部。
第二项发明。一种芯盘,圆形的芯盘1周边带有向左边凸起的圆环2,芯盘1中部带有向左边凸起的大凸台3,大凸台3为带有端面4的中空圆柱5,大凸台3的端面4中部带有一个向左边凸起的小凸台6,小凸台6上带有轴向的安装孔7,大凸台3的宽度大于圆环2的宽度;
在大凸台3与圆环2之间设有圆环状的调整带8,调整带8包括上调整带13、下调整带14和找平带15,上调整带13通过螺栓16固定连接在芯盘1上,上调整带13的上凸起17与下调整带14的下凸起18周向固定连接,上调整带13的另一端带有上斜面9,下调整带14的另一端带有下斜面10;
下调整带14的左面设有减速带11,减速带11由1至20个凸条12组成;
下调整带14的右面为右长斜面19,下调整带14的上部带有一个长边20,长边20的右面与右长斜面19位于同一斜面;
找平带15的右面与芯盘1接触,找平带15的左面设有一个左长斜面21,找平带15的上部周向带有两个卡扣22、23;
下调整带14的右长斜面19与找平带15的左长斜面21配合接触;
在大凸台3中空圆柱5的内侧设有轮盘24,轮盘24包括大环25,大凸台3中空圆柱5与大环25活动连接,大环25的内侧设有齿条26,齿条26的位置、长度与长边20相应,大环的外侧设有凸头27;
在大凸台3的端面4相应齿条26位置设有一个孔28,与孔28配合的销轴29一端设有齿轮30与齿条26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天诚农机具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新疆天诚农机具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07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