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输送带式自动晒盐装置及盐碱地洗盐废水的生态循环利用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010005.0 申请日: 2018-01-05
公开(公告)号: CN108217694B 公开(公告)日: 2019-08-02
发明(设计)人: 胡树文;高子登;冯浩杰;汪顺义;任雪芹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C01D3/06 分类号: C01D3/06;C02F1/14;C09D133/04;C09D175/04;C09D7/61
代理公司: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代理人: 关畅;王春霞
地址: 100094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洗盐 输送带式 废水 太阳能 蓄水箱 盐碱地 生态工程系统 晒盐装置 生态循环 生态鱼塘 缓冲 负压通风系统 半干旱地区 土地利用率 盐碱地治理 废水调节 排水沟渠 盐分离子 低成本 集盐箱 矿化度 晒盐池 泵入 粗盐 灌溉 水产 收获 养殖 建设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输送带式自动晒盐装置及盐碱地洗盐废水的生态循环利用方法。本发明系统主要包括蓄水箱、负压通风系统、晒盐池和集盐箱。本发明方法步骤如下:确定生态工程系统的位置,并在半干旱地区盐碱地建设排水沟渠;生态工程系统包括缓冲蓄水箱、生态鱼塘和太阳能输送带式自动晒盐系统;收集洗盐废水排入缓冲蓄水箱;洗盐废水调节矿化度后注入生态鱼塘养殖水产,收获后的洗盐废水蒸发浓缩泵入太阳能输送带式自动晒盐系统进行晒盐,收集得到的粗盐。本发明提高晒盐效率,进而减少晒盐单元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以较低成本实现灌溉洗盐废水中盐分离子的收集利用,解决盐碱地治理中盐分归趋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太阳能利用以及农业灌溉与农田废水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太阳能输送带式自动晒盐装置及盐碱地洗盐废水的生态循环利用方法。

背景技术

灌溉洗盐排水中因盐离子浓度大、硬度高、pH高等因素难以循环利用,乱排乱放易造成二次污染。当前农田含盐废水脱盐淡化处理方面研究较少,物理法主要参考海水淡化相关技术,主要包括蒸馏法、冷冻法、膜法、结晶法、离子交换法等。上述技术手段缺点为处理成本较高,在农业领域适用范围较窄。四川师范大学赵仕林课题以粘土矿物制备阴阳离子型吸附材料,通过对盐分离子的选择性吸附来抑制水盐运动,降低反盐速度。生态工程法主要有鱼塘-台田生态工程,运用于黄淮海平原低洼地治理和开发,先挖鱼塘,用塘田筑起台田,鱼塘养鱼,鸭,水生经济作物,台田种果、粮、棉及饲料,形成“上粮下鱼”、“水陆复合”的生态系统。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三江平原形成稻-苇-鱼的水体复合模式,也得到一定的应用推广。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孙广友等申请中国发明专利(CN97115793.6),公布了一种盐碱湿地水旱复合种植技术,根据地下水位状态划分水田和旱田,进行多层立体种植来解决盐碱排水问题。

当前改良方法中,灌溉洗盐废水最终大多随排水渠引入当地水利系统,最终汇入附近主要河流。大规模的盐碱地治理会产生大量的灌溉洗盐废水,全部排入河流可能对河流生态环境和下游流域土壤带来危害。鱼塘-台田模式以水产养殖为主,整体工程量大,成本高,难以大规模推广。直接建设晒盐场存在卤水盐分浓度不够,费工费时,占地面积太大。鱼池养殖水晒盐存在有机物含量高,盐分含量低,晒盐效率低,晒盐时间长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太阳能输送带式自动晒盐装置及盐碱地洗盐废水的生态循环利用方法,本发明提高晒盐效率,进而减少晒盐单元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以较低成本实现灌溉洗盐废水中盐分离子的收集利用,解决盐碱地治理中盐分归趋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太阳能输送带式自动晒盐系统,它包括蓄水箱、负压通风系统、晒盐池和集盐箱;

所述蓄水箱上部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蓄水箱上设置液位开关;

所述负压通风系统包括集热器进气口、负压风机和热交换冷凝管;

所述晒盐池包括四面墙体、玻璃盖板、薄层持水晒盐输送带、齿形带轮、集热器进气口、负压风机和热交换冷凝管;其中两面相对的所述墙体不等高,且于相对高的一面所述墙体的底部设置入水口;所述玻璃盖板密封于所述墙体的顶端;所述集热器进气口和所述负压风机分别置于所述玻璃盖板两端,且于两面相对的不等高的所述墙体的矮的一面和高的一面上;与水平面呈一夹角的所述薄层持水晒盐输送带由所述齿形带轮传送,且由防水变速电机驱动;所述负压风机与所述热交换冷凝管相连接;

所述晒盐池的所述入水口与所述蓄水箱的所述出水口相连通;

所述集盐箱设置于所述薄层持水晒盐输送带顶部的正下方,所述薄层持水晒盐输送带上于所述集盐箱上方设置一软毛刷。

上述的系统中,所述薄层持水晒盐输送带采用高导热碳纤维布作为基层,表面采用涂层改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00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