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新能源并网的电压跌落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009137.1 | 申请日: | 2018-0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13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阳;时振堂;杜红勇;李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J3/32;H02J3/48;H02J3/5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新能源 并网 电压 跌落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含有新能源并网的电压跌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系统变量初始化,采集电网电压和电网电流数据;
S2:根据电网电压、电网电流变化判断电压是否发生跌落,若是,则执行S3;否则,控制系统工作在多能互补模式:i储能变换器根据峰谷电价储能;ii风电机组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iii抽油机井负荷电网根据峰谷电价由储能系统和电网分时供电;
S3:确定电压跌落后,控制系统工作在如下电压跌落模式:i抽油机井电机变频器切换到电压跌落模式-储能供电;ii风电机组切换到电压跌落控制模式-无功支撑,补偿无功为Q1;iii储能系统切换到电压控制模式-无功支撑和有功支撑;由储能变换器根据风电变流器补偿后的电压情况,运行在无功补偿模式补偿无功为Q2;
S4:当电网电压恢复后,实现控制器参数切换:i风电变流器的改进型PIR控制器参数复位;ii储能变换器的电压/电流控制器PIR参数复位;
S5:当完成控制器参数切换后,控制系统工作在多能互补模式:i储能变换器根据峰谷电价储能;ii风电机组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iii抽油机井负荷电网根据峰谷电价由储能系统和电网分时供电;
其中,在电压跌落期间,由储能变换器持续提供稳定电能以保证抽油机电机负荷的正常运转;在电压恢复期间,由于增加了储能电池组,除了补偿无功之外,储能变换器可灵活调节有功电流;
其中,所述改进型PIR控制器为如下表达式确定的PIR控制器:
式中,kp是比例系数,ki是积分系数,Ti是积分时间常数,kr是谐振增益,kpr是谐振增益调整系数,ωc是谐振控制器截止频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风电变流器并网侧控制中,采用电网电压定向矢量控制,通过无功Q1的支撑,实现电网电压跌落期间的无功支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电网电压跌落的储能变换器控制中,采用双闭环电网电压定向矢量控制,通过无功Q2的支撑,实现电网电压跌落期间的无功支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风电变流器采用比例积分谐振控制器PIR,并根据电流矢量极值判断风电机组切换到电压跌落控制模式-无功支撑Q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电网电压跌落后,储能系统切换到电压控制模式-无功支撑和有功支撑,由储能变换器根据风电变流器补偿后的电压情况,运行在无功补偿模式补偿无功为Q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电压和电流的实时情况判断电压状态,电网故障后的三相电压为:
式中,U'A、U'B和U'C分别是故障之后的三相电网相电压;U'm是故障之后的电网电压幅值;
根据电压有效值确定电压跌落幅度,计算不平衡度:
式中,U'AB、U'BC和U'CA分别是故障之后的三相电网线电压;
由于电网电压跌落后直接造成变流器设备过电流的情况,因此附加电流条件,作为确认电压状态判断的第二条件,由于瞬时电流过电流发生速度较快,根据变流器硬件过电流Imax设置:max[i'A,i'B,i'C]≥Imax,式中,i'A、i'B、i'C分别是电流瞬时值。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无功功率Q1和Q2通过PIR调机器给出,如下:
式中,igd1和igq1是风电变流器对应的同步旋转dq坐标系下的有功电流和无功电流;igd2和igq2是储能变换器对应的同步旋转dq坐标系下的有功电流和无功电流;iglimit1和iglimit2是分别是风电变流器和储能变换器极限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0913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